经验交流: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
近年来,XX坚持融入中心抓党建,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出国企党建的政治优势,更好体现党建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以高质量的党建推动生产经营任务全面落实。
一、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的重要意义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既是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四个坚持”总要求和“两个一以贯之”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新时代国有企业职责使命的内在需要,更是坚定不移走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持续巩固深化党建工作成效,始终保持持久旺盛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保障改革发展大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双向融合机制是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面对党中央赋予的使命任务,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机制,才能使党建工作的方向更明确、重点更突出、任务更聚焦、作用更实效,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对企业各项工作的推动作用,推动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真正落实落地。
双向融合机制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务实之举。不断提高党的
生产经营、推动发展的作用,缺乏“一盘棋、两手抓”的意识,存在党建工作“弱化”现象。
履行职责不到位,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一个浅一个深”,难以“均衡互动”。当前生产经营工作任务重、考核压力大,生产经营活动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等履行不到位,存在“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要求多,主动谋划少;以党群工作部门推动多,齐抓共管少;以会议安排部署多,日常督导少”的“三多三少”现象。
思考研究不深入,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一面虚一面实”,难以“化虚为实”。有的党支部书记思想固化、因循守旧,打不开双向融合的思路;有的党务工作者能力素质不高,业务不熟、缺乏经验,摸不着双向融合的门路;有的党务工作者欠缺务实作风,习惯于摆花瓶、堆盆景,走不出双向融合的实路,导致党建工作存在“虚化”现象。
制度机制不健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一手软一手硬”,难以“同向发力”。有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考核、问责等长效机制不健全,导致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的意愿不强、力度不够、载体不多,与当前形势任务的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形成了生产经营走在前、党建工作跟在后,互不融合、互不贯通。
三、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的方法路径
党委突出问题、目标、结果“三个导向”,聚焦互融互促的难点、堵点,系统打造思想融合同心共担、目标融合同向聚力、机制融合同步赋能、监督融合同控风险、考评融合同题共答“五融五同”双向融合机制,推动党建工作提质、生产经营增效。
(一)思想融合,同心共担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最大限度凝聚协同之心、担当之心、责任之心、进取之心,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使命感,以此催生内在动力、挖掘创新潜力、增强发展合力。
一是政治引领凝聚共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制度,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赓续百年新枣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思想引领激励共为。传承发扬百年枣矿中兴历史,打造培育“廉筑中兴”品牌文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区队、文明班组、文明家庭创建,筑牢“根”和“魂”。深化职工思想动态分析研判制度,用好“民情日记”,开展“中兴工匠”等系列活动,弘扬“正能量”。常态化开展“两珍惜、两保持”“思想大解放、作风大改进、能力大提升”“爱岗·爱家·爱枣矿”等教育活动,汇聚“大动力”。
三是组织引领协同共进。推行“发展点题、党政解题、全员答题”,通过深化“党小组+班组”双细胞工程、细化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强化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固化“红色印记”等融通举措,将党建组织链、人才链、服务链贯通融合生产经营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创新打造“融合发展链”。
(二)目标融合,同向聚力
聚焦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目标任务,统筹制定党建工作目标,确保党建与生产经营靶向不偏、高度契合、精准发力。
一是长远目标同向领航。构建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总目标,统筹编制企业发展五年规划和党组织届期工作规划,确保“企业要发展、党建要加强”,切实以长远目标引领方向、聚能聚力。
二是年度目标同向凝心。基于年度目标任务,同步制定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计划,分层级、分专业签订目标责任书,促进班子成员带头履行好“一岗双责”、党群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互融互促,共同向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发力。
三是阶段目标同向聚力。根据关键节点,精心策划“开局动员”“庆七一”“迎国庆”“决胜年终”等党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大局意识,做到处处着眼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保证阶段目标与发展方向一致、聚焦前行。
(三)机制融合,同步赋能
坚持把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立党建与生产经营责任融合、管理融合、制度融合的协同机制,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企业战略目标。
一是健全“双向”共治机制。推深做实党建入章,持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严格落实党委会议事规则,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统一在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与治理结构中。
二是构建“双责”共管机制。把抓党建工作“一岗双责”与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一体推进落实,同时建立“1+N”责任融合体系,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共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推行“双基”共建机制。将党建工作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三基本”,与生产经营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建设对接贯通和一体深化,夯实党建与生产经营基石。
四是实施“双线”共行机制。坚持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推行“党建+生产经营”调度管理、“一次查、双向评”机制,使各项举措在实施中相互促进、齐头并进。
(四)监督融合,同控风险
建立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其他监督相协调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治理效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大监督体系协同发力。发挥党内监督的引领作用,构建党委、纪检、组织、审计、职能代表部门、职工等协同监督的“大监督”格局,推动监督面上铺开、点上深入,有效放大监督效应。
二是精准监督同向聚焦。开展精准式监督,持续完善“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巩固深化专项检查、专项治理,不断强化作风纪律监督,深入推进厂务公开、业务公开,实现各类监督融会贯通、一体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