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篇)贯彻重要会议精神心得体会汇编
1.激荡青春“源头活水”逐潮踏浪扬满帆 3
2.“笔墨铿锵”让全面深化改革“力透纸背” 5
3.将“人民满意”写进全面深化改革“最美诗行” 6
4.“一刻不停”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8
5.“下功夫”把全会精神“学好、宣好、抓好” 10
6.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改革旗帜上 12
7.乘“改革长风”赴“万里山海” 14
8.立足“三重选择”让改革“走稳、走深、走实” 16
9.以“顶格配置”激活现代化巨轮“满格动能” 17
10.改革“潮头立”续写“新传奇” 19
11.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魂”“情”“力” 21
12.做“想为”“敢为”“善为”的“三为”干部 22
13.蓄足“劲”打好全面从严治党“组合拳” 24
14.“笔锋藏色”走好改革“心路、辛路、新路” 26
15.于“无忘、无畏、无我”中解锁“深改”密码 27
16.巧用“加减乘除”书写新质生产力“人才答卷” 29
17.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用好“人民力量” 31
18.推进改革要“扣民意”“聚民智”“问民效” 33
激荡青春“源头活水”逐潮踏浪扬满帆
72次重要会议,超过600份改革文件,出台3000多项改革方案,涉及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改革事业气象壮丽、气势恢宏,实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的系列成就。
新时代的中国正在跨越一个个新的“关卡”“隘口”,改革大势浩浩汤汤,广大年轻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勇立新征程“潮头浪尖”接受时代大考、风浪洗礼,在激昂青春中逐潮踏浪,在追梦前行中扬满风帆,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一往无前。
以“臣心一片磁针石”之姿,激荡“载一抱素、矢志不渝”的“忠诚活水”,唱响激昂青春“主旋律”。40多年来,我国的改革航船越过一个个疾如旋踵的“激浪湍流”,实现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奇迹,归根结底是充分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改革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根本原因,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广大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要永葆“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诚姿态,确保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同向而行。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谨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深刻道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确保贯彻落实不打折、不变形、不走样,坚定向深处递进、向高处攀登的信心决心,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青春业绩。
以“时代后浪登苍穹”之姿,激荡“披荆斩棘、敢为人先”的“奋进活水”,走好接续奋斗“赶考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2029年完成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想走向新的辉煌,走向胜利的彼岸,我们仍有许多“险滩”要渡、“硬骨头”要啃,需具备解题破题的高超本领和阔步向前的担当勇气。年轻干部是时代后浪,也是接续赶考的“后继之人”,要总结和运用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来武装头脑、强筋壮骨,让各项工作不跑偏、少走弯路。需念好“闯”“创”“干”三字诀,善用调研开路,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改革攻坚战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大胆试验、积极探索中找到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努力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与转型期的阵痛赛跑,与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赛跑,千山万水、披荆斩棘,始终奋进在新时代长征路的最前列。
以“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姿,激荡“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为民活水”,谱写心心相印“新篇章”。为人民而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抓改革促发展也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广大年轻干部要深刻领会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的精神实质,坚持践行“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积极参加驻村、对口支援等挂职锻炼,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撑起百姓“解难伞”,修好民生“护城河”,筑牢干群“鱼水情”,铺展为民富民惠民新图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初心使命安放胸膛,把群众再小的事也当做大事来抓,在“降心俯首、侧耳倾听”中涵养“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为民情怀,在“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中诠释“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的铮铮誓言,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中谱写新时代人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笔墨铿锵”让全面深化改革“力透纸背”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万里山河,东风浩荡。”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中,广大党员干部需以“起笔”之决心、“行笔”之坚韧、“收笔”之圆满,让全面深化改革之墨,在中华大地上“力透纸背”。
以“铁画银钩”起笔,让深化改革“力透纸背”,挥毫改革蓝图“一纸坚定”。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需以钢铁般的决心为墨、无畏的勇气为笔,方能勾勒出改革最坚定的轮廓。新时代的改革大潮汹涌澎湃,党员干部当以“壮士断腕”之决绝,直面挑战,勇于自我革新,将改革视为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以党的创新理论为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要深入剖析体制机制之弊,勇于向利益固化格局开刀,展现出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要敢于触及矛盾核心,啃下硬骨头,又要注重方式方法,精准施策,确保改革红利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学习、深入思考与积极实践,将改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充满力量与温度,挥毫出改革蓝图的一纸坚定,让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穿透纸张,直抵人心,引领国家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迈进。
以“浓淡相宜”运笔,让破除障碍“行云流水”,挥毫改革征程“一纸畅通”。改革之路,荆棘密布,挑战与机遇并存。此时,需以深邃的智慧为墨,灵活的策略为笔,方能驾驭复杂局面,破茧成蝶。面对改革路上的重重障碍,我们须有“庖丁解牛”般的敏锐与精准,深入剖析问题本质,精确把握改革脉搏,确保施策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同时,改革非一蹴而就,需注重其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我们应加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良性互动,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改革合力,确保改革举措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行云流水般的流畅与自如,灵活应对改革中的各种变数与挑战,推动改革之舟在波涛汹涌中稳健前行,最终绘就一幅改革征程畅通无阻、成果斐然的壮丽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