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抓实支委作用发挥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和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新时代必须大张旗鼓地、有力有效地抓好自身建设。支委会作为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的指挥所,在新时代必须当仁不让地走在前列、干在前面,也必须坚定有力地拧成一股绳发挥好作用。因此,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正确认识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的重要意义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在新时代要通过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都要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推进,从严的触角逐渐在向更细处、更深处、更实处延伸,基层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相应也出现了“两个转变”,即从重抓党委向抓党委与抓党支部并重转变,从重抓党支部书记向抓党支部书记与抓支部委员并重转变。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更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发展,支委会整体功能得到逐步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党支部工作向上向好。但也应看到,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党支部整体效能的提升。
(一)当前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1.选任不够严肃规范,这涉及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的主体对象问题。当前,在支部委员选任方面存在三个方面问题。在支部委员来源方面,有的不根据人员调整按规定增减支部委员数量,带有随意性。在党支部换届选举方面,有的选举不够规范,简化程序、缩减流程,使选出来的支部委员从一开始就缺少对职务的敬畏感。在支部委员出缺增补管理方面,有的对支部委员出缺不重视,久拖不补。
2.履职不够严实认真,这涉及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的工作内容问题。当前,在支部委员履职方面存在三种不良表现。一是“不闻不问型”,有的支部兼职委员借口忙于业务性工作,当挂名支委,不想支委的事,不干支委的活。二是“蜻蜓点水型”,有的支部委员挑三拣四,只干工作量不大的活;个别支部委员甚至做表面文章,象征性地做工作。三是“应付任务型”,有的支部委员把支委工作当作简单任务去做,满足于支委会参加了、工作参与了,没有从事业的角度、职业的角度去谋划;有的支部委员把支委工作等同于收党费、搞活动、开开会,没有从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角度去推进。
3.考评不够严明有效,这涉及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的动力保障问题。当前,在支部委员考评方面存在三个弱项。一是在考评客体上重视不够。重党支部工作考评轻支委会履职考评;重党支部书记考评轻其他支部委员考评。二是在考评载体上方法不多。对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初有重点任务清单、年底有双向述职和评议评价考评。其他支部委员仅在年底向支委会报告工作,缺少上级和党员群众的监督考评。三是在考评结果运用上关联不紧。支部党建工作考核及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结果对支部书记有一定的激励约束,而对其他支部委员的激励约束不足,导致干好干坏几乎一个样。
(二)当前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能力不匹配,这是影响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的直接原因。就素质能力本身看,有的支部委员没有把党建当作专业和科学来看待,不学习党建业务,更不懂得从政治上去看待生产经营工作,造成用时“本领恐慌”;有的支部委员满足于了解“三会一课”等基本知识,不清楚在实践中要多从教育引导、议事决策、落实执行等方面去发挥作用,造成学用“两张皮”。就培训看,对支部委员培训的覆盖面还不够,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较多,而对支部委员的培训则相对较少,培训内容也不够全面、系统。
2.配套不合拍,这是影响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的间接原因。在制度方面,现行制度还不够完善,支委会学习议事、支部委员履职及一体化考核问责的规定不多。在投入方面,对支部委员重视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对如何用好支部委员这支解决好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队伍研究不够,行动也不够有力有效。
3.认知不到位,这是影响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的深层次原因。从文化上看,受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有的人认为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和组织体系的“神经末梢”,支部委员算不上是“官”,缺少荣耀感,因而对支部委员这一职务不重视、不上心。从现状上看,有的人认为相当多的党支部书记是兼职的,其他支部委员更全是兼职的,工作积极性不够高;个别人还认为支委没有专门工作人员,没有党委那样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因而对发挥好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没有信心、缺乏耐心。
四、系统谋划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的思路措施
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应当坚持系统思维、标本兼治,围绕支部委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下功夫、出实招,以个体的突破实现整体的提升。
(一)端正态度认知,增强支部委员自豪感。增强自豪感是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的催化剂。越是身处基层、身处一线,越是需要多关心、多激励。要重视支委会建设,从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高度提高强化支委会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从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角度提高强化支委会建设的可行性认识。要把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发挥作为支委会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规划安排。引导支部委员正确看待自身工作在党的组织体系架构中的作用以及担任支部委员对个人成长进步的促进作用,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探索把支部委员纳入人力资源流程来管理,实行兼职津贴,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推行支部委员首任谈话制度,由党支部书记或上级党组织派人对首任支部委员进行谈话,告知支部委员的重要性及职责任务等,系好新职岗位“第一粒扣子”,增强他们的使命感。
(二)强化入口管控,把好支部委员选任关。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的前提是要有一支合格的支部委员队伍。要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严格程序条件,合理合规选好支部委员。一是法定化确定支部委员数额。基层党委要根据各党支部的实际情况,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各党支部支部委员数额,确保支部委员数额的合法性和正规性。除生产组织结构调整和上级工作需要外,一般情况下支部委员数额不得随意调整。二是程序化推进支部委员选任。严把支部委员候选人资格,把符合条件的人选纳进来,为杜绝“挂名支委”“台账支委”,把好先决关口。遇到期换届,要严格按照选举规范要求,不随意简化程序、减少程序,确保选举过程庄重严肃。遇出缺增补,要及时规范进行选举,避免支委会长时间缺员运行。
(三)着眼高质高效,推动支部委员履好职。要提升支委会整体功能,最要紧的是支部委员履好职。一是狠抓党支部书记带头履职。党支部书记是支部委员的“领头羊”,其履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组织推动党支部工作。党支部工作是否坚强有力,支委会整体功能作用是否发挥到位,党支部书记是关键。要督促党支部书记紧紧围绕党支部职责任务落地和单位中心工作任务完成,主动履职,科学履职,确保党支部工作有人抓、抓得了。要引导党支部书记从大处着手,系统谋划工作;从小处用力,狠抓工作落地,确保党支部工作规范有效。另一方面督促推动其他委员履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支部书记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督促党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要通过党支部书记的身体力行和提醒督促,带动其他支部委员一起履职,从而真正实现党支部工作从“一人干”向“一群人干”的转变。二是狠抓其他支部委员规范履职。支部委员作为支委会的重要组成人员,要履好职必须抓住两个关键。一方面要有想干事的意愿。对支部委员开展愿景教育,以事业前景、职业发展激励人,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支委会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对支部委员开展纪律规矩教育,引导他们时刻自重自省,从而让他们真正从内心树立起“在其位谋其政”的规矩。另一方面要有干成事的能力和办法。要督促支部委员正确履职,详细制定支部委员职责清单及每月重点工作清单,从而确保他们既要按支委分工完成党内事务性工作,更要从教育引导、议事决策、落实执行等方面着手,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本单位落地。要督促支部委员高效履职,善于从讲政治角度来看待自身业务工作,善于结合自身业务工作来开展党支部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