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夯实基层基础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我区深化党建引领,聚焦减负、增收、提质、拓渠、优考推动“强双基”,持续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激发基层内生动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不断夯实基层基础,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三强化”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一是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个,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推动比学赶超,持续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干部170名到村工作促进履职担当,择优推荐6名村支书、10名村级后备力量到省内外先进村(社区)跟岗学习,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断提升。二是强化党员作用发挥。制定《区关于推进村(社区)党员分类管理的实施方案》,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的原则,将村(社区)党员划分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5大类,实行精准施策、精细管理,不断激发党员队伍整体活力和内生动力。如分类推动新兴领域党员开展“吹哨报到”志愿服务活动450余次,做法在《贵州组织工作》刊发。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坚持以实干实绩为导向,选树重实干创实绩优秀典型,激励全区干部比学赶超,形成干事兴业、争相担当浓厚氛围。今年来,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乡村振兴先进个人”68人,其中乡、村干部
服务、关怀扶持、联动维权“四项机制”服务好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做到力量精准下沉、资源精准对接、服务精准有效。其中,《“三联三圈”激活城市基层治理新动能》被《中国城市报》整版刊发,“三新”党建经验做法获评省党建研究会课题研究优秀等次。三是注重“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制度,制定村级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出台《区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完成8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教育引导群众主动杜绝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共树文明新风。目前,被评为区级及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占比分别达85.7%、84%,共创建省级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示范村(社区)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