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一、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加强纪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体现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和必然要求。
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由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本身就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严明的纪律性。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党肩负着领导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资产
政党。党成立伊始就以严格的纪律立党,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共有15条,其中涉及纪律相关规定的就至少有6条。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设立“纪律”专章,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纪律”的概念,强调“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毛泽东同志指出,“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规定,使党领导下的军队成为新型的人民军队。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张国焘分裂主义行径及其教训等,党作出了“四个服从”的纪律规定,并通过黄克功、刘力功等事件开展严明纪法教育。解放战争时期,党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全党全军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极大提高,为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坚定不移加强纪律建设,严肃查处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在全党开展政治纪律教育。改革开放后,党多次开展集中教育活动,进行全面整党,纯洁党的组织,整肃党的纪律,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完善各项纪律规定,纪律建设不断走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坚持不懈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纵观党的全部历史,我们始终坚持运用党的纪律武器,不断规范全党行为,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保持了党的高度凝聚力和强大战斗力,把党锻造成为“一块整钢”,有力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蓬勃发展。
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纪律严明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必须始终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扎紧制度的笼子,使铁规发力生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执政,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严峻艰巨,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错综复杂,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纪律建设方面存在意识淡薄、思想松懈、执行软弱、责任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的重要论断,将其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纪律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实现了重大突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建设的新境界,为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发挥了重要纪律保障作用。经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状况显著改善,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氛围基本形成,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重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二、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
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维护纪律刚性,使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方能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历史反复证明,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生命,党中央坚强有力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政治上的团结统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因此,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如果政治纪律立不起来、严不起来或执行不到位,势必导致其他纪律全面失守,党就会陷入软弱涣散的境地。同样,不管违反哪方面纪律,如果任其发展,最终都会破坏党的政治纪律,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我们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治国理政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将“两个维护”作为纪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坚守政治信仰、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强大政治优势。
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世不患无法,而患无必行之法也。”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事实一再证明,党组织涣散无力,无不始于纪律约束“宽松软”;党员干部“破法”,无不始于“破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而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首先,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其次,领导干部是从严管党治党的“关键少数”,督促领导干部在遵守和执行纪律上走在前、作表率,才能带动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严起来。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是纪律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必须压紧压实“一把手”管党治党责任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健全配套制度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知责履责、严管队伍,管党治党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责任越压越实。最后,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严”才能保证正风肃纪有效性。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都要贯彻严的要求,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