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日报/2024 年/11 月/6 日/第 007 版关注
搭建平台构建志愿服务新格局
——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助力全市精神文明创建
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
为全面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呼伦贝尔市委社会工作部围绕中心大局,紧盯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目标和任务,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协同,聚焦专业化服务,积极搭建三个平台,汇聚各方面力量,引导全市各领域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发展新路径,为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贡献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搭建“ 党建+志愿” 平台凝聚精神文明创建红色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中心大局强化履职担当,组织各旗市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相关部门、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专题学习 50 场次,《志愿服务条例》学习
12 场次,开展各领域志愿服务专题调研 20 次。强化组织动员。以助力精神文明创建为主题,发布《致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的倡议书》 ,号召全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争当精神文明创建的传播者、倡导者、践行者、守护者,阅览量突破 2 万余次。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壮大,全市注册志愿者达 34.4 万人、志愿服务团队 3003 个。坚持党员示范。持续深化“ 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 工作机制,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下沉一线、服务一线,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常态化开展“ 周五志愿服务日”,市直属机关工委组织 52 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在 52 个包联小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联合 72 个直属党组织 500 余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组建 150 支党员志愿服务宣讲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527 次。
强化组织协同,搭建“ 行业+志愿” 平台增添精神文明创建蓬勃动力
厚植品牌优势。结合“ 有呼必应” 服务品牌,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启动首场“ 志愿环保 有呼必应” 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行动,号召 14 个旗市区委社会工作部齐发力,陆续开展“ 志愿环保 有呼必应”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50 余次,先后参与行动的志愿者达 3000 余名,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人的旅游环境。加强协同联动。搭建党委领导、社会工作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履职尽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群团部门优势,全力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群众投身志愿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广大职工、青年、巾帼、红十字等各领域志愿者主动参与。坚持诚信赋能。举办“ 党建领航 诚信赋能” 主题宣讲会,组织全市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按照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研究制定自律规约,积极规范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创建诚信服务品牌,引导企业经营者依法竞争,自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的自律作用,为文明城市建设擦亮诚信名片。
聚焦专业化服务,搭建“ 社工+志愿” 平台彰显精神文明创建专业素养
志愿服务专业化。围绕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卫生健康、教育科技等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以“ 小切口” 推进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依托民政系统社工站,开展“ 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 爱在开学季 圆梦微心愿”“ 蓝马甲智慧助老行动”“ 岁月流金 温暖相伴” 等系列社工志愿服务活动 1200 余场,参与社工志愿者、爱心人士 3350 人次,受益人数达 8.2 万人次。实施规范管理。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原则,深入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指导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自律自制机制等。召开志愿服务座谈交流会,促进志愿服务组织间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第 1 页 共 2 页
健全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健全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要求,在“ 中国志愿” 等平台对我市注册志愿者进行星级认证,规范记录志愿时长、出具证明等工作,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开展新时代志愿服务示范阵地和示范站点培育宣传推选工作,以点带面调动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
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