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马人的故事》心得体会
同志们:
按照区党工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党员读书月”的活动安排,结合近期我的读书学习情况,下面我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只有经常读书、坚持阅读的人,才能在书海中丰富内心世界、提高精神境界。《罗马人的故事》共15卷,由日本作家盐野七生撰写,该书记录了罗马从台伯河边的一个城邦,逐步扩张成为横跨亚欧非的帝国,再由巅峰衰落的历史。从王政时代,到共和国,再到帝制最后分裂,其发展轨迹与中国完全不同,同为古典时代的超级大国,中国经过春秋战国混战走向统一,此后偶有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而欧洲自罗马后,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恢复罗马的荣光,通过阅读罗马人的故事,结合我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我想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地理因素。罗马疆域大,边境线长,且边境线大多沿河,缺乏山地阻隔,给罗马的国防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敌对势力多,东方的帕提亚,北边的日耳曼,南方非洲的沙漠强盗,在帝国国力强盛时期可以压制住边患,但是国家一旦衰弱,无力抵抗,很
同公民身份,当国家政局不稳,人们会更认同民族身份,所以在帝国衰弱后,罗马迅速解体,成为一个个小的国家。
四、政治因素。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每年罗马公民通过公民大会选举两名执政官管理,两名执政官具有同等权利。进入帝制后,虽然所有权利都集中至皇帝一人,但是双人治理的模式依然有残留,罗马皇帝会设立副皇帝协助自己处理政务,尤其是在帝国后期,面对各个方面汹涌而来的敌人,皇帝往往分身乏术,不得不设立副皇帝分担压力,最终导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与西罗马。同时罗马早期对于征服对象往往采用同盟政策,给予对方极大的自主权,对于行省罗马也只派总督和税务官进行管理,地方自治倾向十分显著,这也是罗马分裂后,再次统一的阻力,意大利直至19世纪才完成统一。
五、军事因素。罗马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国家军事色彩十分浓厚,作为帝国的皇帝,也必须是军事统帅,其个人军事能力直接关系到军队对其支持,军团的支持直接决定了皇帝的地位。因此皇帝往往有两种选择,一是个人军事能力强大,带领军团走向胜利,二是收买军团,给予金钱,这两种方式弊端很大,都会导致军团的叛变,罗马历史上军团推举皇帝次数不可胜数。其次罗马帝国进入和平时代后,军团一直是蛮族获得公民权最主要的方式,加之罗马人自身的享乐,导致军团逐步蛮族化,战斗力下降。
古人常说,读史明智,鉴古知今,记录历史、从历史吸取智慧一直是古人推崇的方式。罗马虽然灭亡了,但是罗马的影响依旧存在,至今仍能在西方各国政治文化中找到罗马的影子。我认为我们不仅仅要读自己国家的历史,还要去读外国的历史,通过阅读历史,了解其发展逻辑,对比自己的历史,才能明白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罗马之所以为罗马。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