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它好,始可谓之专;久而不倦,始可谓之勤。党员干部在学习提高、干事创业的路上,既要专心、又要勤奋,潜心修炼,日有所长,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这个变动不居的年代留下恒久印痕。(中国纪检监察报《廓然贯通在于穷之以渐》)
【典故】出自元代脱脱、阿鲁图《宋史列传第一百一》,陛下以读书为乐,天下幸甚。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在专与勤。屏绝它好,始可谓之专;久而不倦,始可谓之勤。
【释义】意思是,摒斥断绝其他爱好,才可以叫作专;久而不倦,才可以叫作勤。
【赏析】古人讲,“一勤天下无难事。”古往今来,许多有所成就者,成功的原因大都离不勤奋读书学习。清代学者焦循总结自己的一生,认为得益于八个字: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俯而学,仰而思”,思则聪,思则通,思则新。通过勤思,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断转化为开拓创新的智慧。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实践的重要原则。正如南宋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所说的那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推崇读书学习,重视学习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长征出发时,除了装备给养,红军战士还带着《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等马列书籍。在行军途中,宣传员会在前边战士的背包上挂一块小木板,上面写上几个字,供后面的战士学习。正是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许多红军战士学会了识字、读报、写文章。延安时期,“吃小米饭,攻理论山”成为当时一种独特的景象,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如饥似渴、不舍昼夜地学习理论,大大提高了理论水平。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把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笃行不怠、久久为功,静心沉淀、深厚积累,不断增加阅历、丰富经验,以过硬本领干事创业。
【用法】主要适用于学习培训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