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持续强化科学谋划、夯实基层基础、聚合资源要素,在工作机制上用足“重量”、工作内容上用活“能量”、工作动力上用好“增量”,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先后获批全省开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工作试点县,在**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强化科学谋划,工作机制上用足“重量”。健全体制机制。成立市委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召集人,下设6个专项工作组,由市委常委任工作组组长,形成协调联动、合力攻坚态势。聚力破解难题。严格落实书记领办、责任部门承办的工作机制,突出示范性、牵引性,确定1个市委书记突破项目和21个基层党(工)委书记突破项目,通过建机制、定措施、明时限,确保项目化推进、清单化落实。筑牢基层内核。出台《**市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试点实施方案》,提升镇街统筹协调能力,推动基层治理由“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转变,并加大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力度,目前共下沉行政编制2名,事业编制96名,增加用编计划50名。出台《为村级组织减负赋能十三条措施》,立足村(社区)组织定位,合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调整、摘除不合规挂牌428块,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更多力量干事创业、
配备治保委员428名,主动化解纠纷、提供警情信息30余件。推动县乡村三级“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共化解矛盾纠纷2290件,化解率99.56%;结案劳动仲裁案件306件,通过调解和仲裁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挽回各类经济损失750万元。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403人,调解成功案例2641起,调成率97.1%。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按照“规范配备定职数、规范岗位定职责、规范保障定报酬”原则,围绕年轻化、专业化要求,通过居民选举、依法聘用和公开招聘等方式配备社区工作者449人。实施社区工作者“菁英计划”,累计开展“微课堂”37期、“微论坛”11期、“擂台比武”5期。
聚合要素资源,工作动力上用好“增量”。整合资源汇聚共建服务力量。出台《关于开展“三联三提”深化“双报到”工作机制的若干措施》,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将骨干力量用在基层治理关键区域,目前已有8700余名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到社区“双报到双评议”。智慧赋能引领高效治理。以**镇为试点实施“数智赋能”工程,开发“一网精管、全域协同”数智平台,接入“雪亮工程”“高空瞭望系统”“国土资源视图”“农业一张图”“校园安全”等系统,做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第一时间处置。目前,数据平台已采集信息超40万条,建立22个资源数据图层。线上开通小麦直补申报、医保缴纳、印章使用等20项线上办理服务通道,建立“收集—上报—督办—销号—评价”事项处理全链条闭环运行机制,对接收到的事项一站式受理并全流程分流办结,做到服务事项“远程办理”、民生诉求“一键回应”,群众反映诉求办结时限缩短23%。把“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发挥新就业群体“前哨”作用,实施“1344”新兴领域党建工程,将450余名新就业群体纳入基层治理格局,充分发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熟悉地情人情优势,组建“骑乐融融”志愿服务队,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移风易俗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40余次。大力推进“骑手友好型社区”建设,78名骑手担任社区流动网格员,发现反馈问题诉求639件,有效发挥基层治理“移动探头”作用。打造“红色为民物业·富美和谐**”品牌。实行民主协商、居民满意度评价、物业服务企业“四色”管理,通过社区领办、物业专管、国企兜底,提升物业覆盖率,先后成立社区党组织领办社区物业9个、接管安置小区74个,物业服务不断向好向优。引导群众参与自治。指导各村(社区)将移风易俗等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规民约监督奖惩机制,发挥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的制度约束和道德引领作用。实施“六事工作法”,扎实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征集群众“微心愿”600余条,开展“楼栋议事”“凉亭说事”等议事活动400余场次,调处矛盾纠纷300余件,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