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做好“四量”文章 蓄好年轻干部源头活水
近年来,我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持续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在拓宽来源、教育培养、严管厚爱等方面不断探索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好年轻干部源头活水。
一、拓宽来源渠道,精准招引“增数量”。紧扣全市发展大局所需,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顶层设计,专列年轻干部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年轻干部动态数据库,分层分级梳理当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情况,通过公务员招录储存一批有专业化能力的年轻干部,近年来,招录金融、经济、计算机、农业等专业型公务员占总人数35%左右。修订《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管理办法》,明确调动条件和程序,吸引更多外地优秀年轻干部来界工作。创新选人举措,严格按规定程序公开选调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近年来,通过外地调入、公开选调等方式,引入优秀干部20名。去年以来,引进优秀事业单位人才39名,切实建好挖深年轻干部“蓄水池”,源源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优质“活水”。
二、强化教育培养,一线练兵“优存量”。注重加强年轻干部政治教育,增强年轻干部理想信念,依托党校、市内红色教育基地、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先锋系列平台等线上线
点、专业特长等为基础,绘制优秀年轻干部精准画像,差异化建立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库,通过动态调整补充不断完善梯度式结构配备。
坚持严管厚爱,创优生态“提质量”。持续用好廉政家访、谈心谈话、日常提醒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家生态”“青廉说”等活动,深化“三查三问”工作机制,建立年轻干部监督联系人机制,持续加强年轻干部作风建设,帮助年轻干部树牢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常态化落实监督措施,精准实施提醒函询诫勉,强化苗头性问题处置。突出人文关怀,通过印发通知、适时提醒、休假比率纳入综合考核指标等方式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应休尽休。落实干部职工健康体检制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体检,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缓解年轻干部工作压力,积极营造待遇留人、事业留心的氛围,保障年轻干部更好干事创业、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