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的实践探索报告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红色基因诞生和淬炼于血与火的战争岁月,蕴含着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德、优良作风等伟大精神,它是贯穿并支撑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东北抗联精神和x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党性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东北地区是全中国最早开始进行抗战的地区,x省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活动地,以x将军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在与日本侵略者长达x年的英勇战斗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x省也有着丰富的以“三地三摇篮”为标识的红色资源和红色底蕴。在开展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坚持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对进一步传承抗联精神和x精神,不断凝聚党员干部精神动力、增强民族复兴力量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⒉红色精神在党性教育创新中具有先天优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磨难,作出了许多牺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在磨难中低头,在国内革命战争和对外反侵略战争迸发的伟大精神正是催人奋进的强大动力。新时代,东北肩负着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重任,新一轮东北振兴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激发内生动力,亟需强大的精神来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让东北全面振兴的精气神提振起来。东北抗联精神和x精神是东北人民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持久精神动力,是激励和鼓舞东北人民奋勇前进、全面实现东北新一轮振兴的内生动力,开展党性教育,可以提升彰显“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育人价值,对于进一步把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激发出来、释放出来,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努力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⒊时代需要是党性教育创新开展的持续内因。“教育培训工作要深入研究准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教育培训的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硝烟散尽,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党性教育要回眸历史,关注“新四史”,有传承性地梳理历史进程,以x省为例,19x年x月x日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日救亡的号召,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北抗联精神和x精神是抗战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展现,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党性教育的时代性,就是关注其内核爱国精神和今日党性教育对其的继承和发扬,学院作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x精神的平台载体和新时代党性教育崭新阵地,是新时代践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党性教育相关要求的具体实践,更是巩固扩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课堂,对于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党性修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x干部学院加强党性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增强党性教育是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学院注重找准党性教育与时代发展的结合点,不断将学院品牌建设推向新高度。究其原因,一是理念清晰的办学定位引领发展方向。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学主题主线,以党的忠诚教育、红色教育为教学基地,以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新思想凝心铸魂、强化忠诚锤炼党性、汲取力量促进发展为教学目标,以提升与中国式现代化新x建设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为教学要求,着力打造紧跟时代、主题突出、成果转化、布局合理、功能鲜明的教学体系,理念清晰的办学定位为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一流干部学院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特色鲜明的教育内容塑造培训品牌。学院注重推进党性教育活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充分利用东北抗联等红色教育资源的同时,创新打造“一体两翼”铸魂赋能教育平台,着力提升配套课程,充分发挥其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初心使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精心打磨精品课程,借助全国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东北抗联精神、x精神的内涵要义、时代意蕴与价值功能着手,共同研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教学单元,不断完善丰富“总论+分论”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开发完善系列沉浸式教学单元,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行动学习等方法,进一步增强学院党性教育的政治性、时代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紧盯关键的管理模式确保承载能力。学院坚持着眼长远,紧盯党性教育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推进压实重点项目。比如,持续提升“硬件”、优化“软件”,在充分论证学院功能定位、未来发展趋势和开展规模化党性教育需要的基础上,强化教学功能、会议功能、住宿功能和体验功能,建设x个功能区、总建筑面积x万平方米,可同时承载x人在院培训;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联合成立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对培训运营实施统一管理、检查和监督,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又如,建立健全引育人才扶持激励机制,积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对自有师资从引进人才、人才培养、职称评聘、科研补助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倾斜,有效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完成高速运转的培训任务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再如,深入整合x省内“一校六院”资源厚实学院建设,聚力把学院建成为党员干部理论武装的重要阵地、党性锻炼的培训基地、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基地、红色资源挖掘传承基地,成为集教学、科研、培训、宣传阐释多功能于一体的学院。
(三)x干部学院加强党性教育创新的路径方法
⒈注重教学平台建设。党性教育应突出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理论引领和教育主题,着力打造党性教育教学平台。以学院为例,建设并启用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平台、“对党忠诚”沉浸式红色情景教学馆、“三地三摇篮”红色x主题教室的“一体两翼”体系化沉浸式场景式铸魂赋能教育平台。一是平台创新。创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创新平台,打造学院第一课堂,紧紧抓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主线,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阅读区、学习大讲堂、教研沙龙区、主题文化墙等四大功能区,综合运用“展墙讲解+资料研读+沉浸讨论+专题讲授+总结提升”,以及领学导学和互动分享等教学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二是场馆创新。打造“对党忠诚”沉浸式红色情境教学馆,着力构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教育基地。教学聚焦对党忠诚,突出东北抗联意蕴,充分运用沉浸式、互动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通过“看听读讲演答”,带领学员在追求忠诚、确立忠诚、传承忠诚、体悟忠诚、锻造忠诚、升华忠诚、筑梦忠诚的教学脉络中,不断锤炼政治品格。三是内容创新。建构“三地三摇篮”红色x主题教室,打造赋能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实践创新教育基地。以“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为主体内容,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形式,追寻党领导东北人民不畏困苦、顽强斗争的艰难历程,聚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学员通过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深入把握中央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推动x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凝聚力量。这“三大平台”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学平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