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整顿社会不良风气、推动新时代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厉整治大操大办、奢靡之风等不合理现象。通过强化思想教育和推进社区自我管理等多项措施,实现上下联动、纠正与树立并重的目标,形成点面结合、全面覆盖的不懈努力,持续修正社会不良习俗。
一、深化宣传引导培育文明和谐社会
创新形式传播彰显典范作用。针对社会关注的婚礼铺张、奢华宴会等现象,市纪委监委积极组织创作并演出地方特色戏剧作品如《彩礼风波》《扶贫风波》等。这些作品已在全市600多个村庄和社区巡回演出超过60场,覆盖了约12万名群众。通过超40%的观众反馈显示,活动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有效传递了移风易俗的重要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抵制不正之风。寓教于乐渗透文明理念。市纪委监委着力将身边的不良习俗改编为地方文艺节目,如《节简厚德》《亲民婚庆》等,利用乡村庙会等机会,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这一系列节目共吸引了超过3万名观众观摩,现场气氛热烈,受到群众广泛赞誉,逐步引导群众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潮。媒体监督扩散引导社会氛围。全面动员多种媒体渠道,发挥其监督作用,及时曝光违反红白事改革的负面典型案例,形成有力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电视、报纸和社交平台如微信、抖音等新媒
众积极成为移风易俗的推动者,以身作则,共同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氛围。例如,下化乡南桑峪村通过设立德孝墙、爱心墙、清廉墙等,记录村民的优秀事迹与文明行为,推动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风气。该村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160户、“五好家庭”12户、“文明家庭”22户、“孝子贤媳”38人、“好婆媳”10户30人,文明新风习习,村内管理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南桑峪村还荣获全省清廉村居建设示范单位称号,展现了评优活动在强化良好家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纠树并举,合力推进社会文明新风
纠正“四风”与树立新风并重,“纠”是“树”的前提,构建新风是对纠风效果的深化巩固。2023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市乡村三级联动监督的广覆盖优势,明确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以及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通过列席会议与实地走访,指导市乡两级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将革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并推进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的完善。重视从党员和领导干部入手,加强移风易俗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198个村的村规民约制定修订率和红白理事会建设率均达到100%。在强化监督的同时,市纪委监委还积极推广先进村(社区)的成功经验,例如,城区街道办的西王村探索推行“一核三访五议工作法”,依托村民自治,明确红白事的规章制度,使每户节约支出约4.5万余元,总计为村民节约超过470万元,切实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移风易俗的工作并非一日之功,需坚持不懈、长久努力。市纪委监委将移风易俗作为清廉建设的核心内容,挖掘并利用本地资源,开展优秀“两约”作品征集活动,鼓励党员干部以多种文艺形式将村规民约实施到位。至今,全市已征集了超过320件优秀作品。另外,与市委宣传部及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设了《移风易俗大家谈,文明新风我来树》专栏节目,邀请社会各界代表200余人次,就移风易俗主题展开深入讨论。通过50个生动的典型事例报道,市内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新风氛围,推动社会文明向上迈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四、统筹协调推动党风政风向好发展
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市纪委监委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抵制“四风”作为工作核心,持续强化移风易俗的监督管理。每季度进行三次全面检查,严查党员、国家公职人员以及乡镇干部是否存在公款浪费、私用公车、违规宴请等问题。在节庆前一个月发出提醒警示,节日期间开展六次明察暗访和随机抽查,节后十五个工作日内全面整改及通报处理结果。此外,建立作风观察评价机制,每半年发布一次作风建设报告,常态化推进作风建设,确保将成果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党风政风向好发展,带动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强化责任营造良好节庆风气。市纪委监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节庆期间“四风”问题督查的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认真履行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确保“四风”问题无反弹、无复燃。市委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区县及部门“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的汇报,深化从严治党。每季度通过《市民监督》电视问政栏目,对巡视组及群众举报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进行专项问政,要求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面对面接受监督。通过媒体追踪及督查小组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提高干部作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聚焦民生精准推进问题解决。市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落实多项民生工程,督促各职能部门积极与上级协调,扎实推进重点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中力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等14个部门围绕重点民生任务,解决了群众反映的157个难题,整改234个具体问题,完善22项制度机制。市环保局为了回应群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推行监测数据共享,目前685个监测点的数据已通过平台公开,提高了监督透明度,直接惠及5420名居民;民政局则新增“困难帮扶”窗口,迅速响应困境人群的需求,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