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要注重“131”谋篇布局法
公文写作作为公务活动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换与决策执行工具,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政府职能的发挥。“131”谋篇布局法是一种广受推崇的、高效的公文写作结构策略,即开头部分精炼概括全文主旨,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展开三点详述,结尾部分简洁有力地总结全文要点并提出具体要求或展望,形成首尾呼应、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文章架构。01、导语或引言公文的开头部分(“1”),也称为导语或引言,要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迅速引起读者关注。此部分应简洁明快,措辞精炼,明确指出公文的主要意图、目的或背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在一份指示性通知中,开头就应简明扼要地阐明为何发布该通知,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效果。02、主体公文的主体部分(“3”)是整个公文的核心内容,通常会围绕主题分层次、分步骤地展开论述。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进行详细阐述。每一方面或层次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深入剖析,也可以是对某项工作规划的具体步骤,或者是对某项政策措施的理由论证和实施计划。例如,在一份政策解读性公文中,主体部分可能依次解析政策制定的背景、政策主要内容以及政策实施的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主体部分的三个层次之间应保持内在逻辑联系,既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确保论述连贯,条理清晰。苏写作者以为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充分论述,能够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公文主题,也为后续的工作部署或行动指南奠定了坚实的基
化主题,巩固观点,有时还会给出具体的执行要求或期望目标。结尾应简洁有力,回应开头,形成首尾呼应,使整篇公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131”谋篇布局法旨在指导公文作者科学合理地组织文章结构,确保公文内容层次分明、逻辑严密、重点突出,从而提高公文的可读性、指导性和执行效力,实现有效沟通和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公文的性质、目的以及受众特点,灵活运用和调整这一布局法则,以满足不同情境下的公文写作需求。【来源“大写作”。】
阅读量: 78
下载量:0
收藏:
3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