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汇编(8篇)
目录
拨动“改革”音符 奏响“为民”强音 2
乘风破浪 推动“深改号”巨轮行稳致远 6
持“精进不休”之志 长留“清风正气”之魂 9
读懂“全会精神” 解锁“三农”关键词 12
读懂“全会精神”背后的“组织担当” 16
全面深化改革当以“涓滴小流”积“扬波伟力” 19
全面深化改革需“必争”“敢争”“善争” 22
全面深化改革要善于“领题”“破题”“解题” 25
上,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广大党员干部要砥砺“黎元为先”的民本思想,站稳“人民立场”这个根本政治立场,坚定不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和利益诉求为改革发展明确方向,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而矢志奋斗。
厚植人民情怀,永葆“鱼水情深,双向奔赴”的赤诚,同民心相通共鸣,积聚改革动力和智慧。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无论是“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的深情宣言,还是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抑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涉及到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住房、就业等各项重点领域……改革路上的奋进足迹映照着共产党人岁月不改的人民情怀,彰显着人民至上的赤诚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同样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心和使命。广大党员干部要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心怀“国之大者”、情牵“万家灯火”,牢固树立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勇挑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时代重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人民的“小事”当成自己的“要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
争取人民满意,恪守“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向民心关切发力,擦亮改革成色和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新赶考路上,只要我们坚定地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源源不断获得改革攻坚的勇气和爬坡过坎的动力。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广大党员干部要拿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急、呼声心声列入“改革清单”“履职清单”,真正做到在为民纾困解难中挑大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在推动惠民利民中唱主角,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兵”和“贴心人”;要时刻牢记干事创业是“为了谁、依靠谁”,自觉摈弃“躲事儿”思想、树立“扛事儿”担当,争做鞠躬尽瘁的“人民公仆”、不做等闲视之的“躺平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乘风破浪 推动“深改号”巨轮行稳致远
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深入领会全会精神,把稳领航之舵、高扬创新之帆、力挥为民之楫,乘风破浪,推动“深改号”巨轮行稳致远,不断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改革新篇。
把稳“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领航之舵,砥砺“令行禁止,使命必达”的忠诚担当。回顾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党领导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幅气势恢宏的改革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开放赞歌,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将党的领导贯彻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沿着正确方向跑出“加速度”。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与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因地制宜、强化整体推进、上下联动贯通,确保各项改革工作要求不偏向、不变形、不走样。
高扬“勇于破难开拓进取”的创新之帆,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过硬本领。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之所以充满生机与活力,根本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勤于探索、善于创新、勇于破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走了前人未曾走过的新路,做了前人未曾做过的新事,一往无前、激流勇进,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很多困难挑战绕不开、逃不过,只有用好“关键一招”,积极创新、开拓进取,才能“拨开迷雾见月明”。要始终与时俱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摒弃“经验主义”,创新方式方法,敢于打破“天花板”,积极打造工作亮点,努力“另辟蹊径”,勇闯“无人区”,主动“摸着石头过河”,用一个个“小创新”推动实现改革“大突破”。
力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为民之楫,厚植“朝斯夕斯,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翻开厚重的历史图册,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领导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的成效如何、成色怎样,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实惠”。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不畏艰险、一路向前,越过“娄山关”“腊子口”,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将人民群众的“所忧所盼”变成我们的“所想所干”。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这一面,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凝聚群众智慧,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要不断破除民生领域问题的体制机制弊端,多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拿一件件“为民小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持“精进不休”之志 长留“清风正气”之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化党纪学习教育,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此次党纪学习教育是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党员干部当持“精进不休”之志,莫让党纪学习教育“停留于此”,主动向下沉淀、向深处走、向实处落,真正让许党报国的信念长留“内心深处”、让严于律己的要求长留“人生正途”、让担当为民的誓言长留“赶考之路”,长留“清风正气”之魂以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打好党纪学习教育“收官之战”。
理论学习莫“停留于此”,修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终身课,让许党报国的信念长留“内心深处”。“一念之差,成败命数;一念之坚,天地难移。”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以自身之魄力、人生之经历告诉大家,凭借坚定信念就能行稳致远、就能朝着正确航向迈向更广阔的天地。然而修炼坚定信念,既要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也要推动党规党纪入心入脑,在不断鞭策、砥砺自我中塑造忠贞风骨。广大党员干部当做到理论学习莫“停留于此”,用心修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终身课,既要逐字逐句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必学内容,也要讲究一个“持之以恒、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学习方法,在厚积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视野、格局的“进阶”,真正让许党报国的信念长留“内心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