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测每日5题(2024年10月21日)
1.(定义)企业从银行或海外取得外汇借款后并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将外汇结汇给银行,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这种现象称之为贷款替代。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贷款替代()。
A.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企业纷纷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
B.国内经济过热,商业银行对人民币贷款的发放从紧。某贸易公司出于财务考虑转向外资银行贷款,获得外币资金
C.王明觉得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因此他申请美元贷款,然后将外汇结汇给银行,从而获得人民币资金
D.小宇出国旅游前去银行兑换了一些外币,到国外后他使用信用卡结算,回国后用人民币还款
答案:A
解析:
贷款替代:“企业”“不是直接使用外汇资金”“取得人民币资金加以使用”。
A项:一些企业增加外汇负债,然后再用人民币进行投资,符合不直接使用外汇资金,而是取得人民币加以使用,符合定义,当选。
B项:某贸易公司获得外币资金,但并没有转换为人民币加以使用,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主体是王明,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主体是小宇,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2.(定义)共享用工:指企业在特殊时期,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或解决人工短缺问题,通过借用或外派员工实现劳动力共享的临时用工方式。
下列属于共享用工的是()。
A.为节省成本支出,某广告公司长期通过创客网站发包设计任务,并与一些水平较高的自由创客人员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关系
B.某公司正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急需大量技术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招聘一批兼职技术人员,既解决了无人可用的燃眉之急,又节约了用人成本
C.疫情期间,某生鲜电商平台订单激增,该平台与当地的餐饮、酒店等行业的数十家公司进行协商合作,利用他们派来的员工,缓解了自身的用工压力
D.某高校在科研项目攻关过程中遇到研发人员不足的问题,于是借用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联合攻关团队,终于成功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答案:C
解析:
共享用工:“企业在特殊时期”“降低人力成本或解决人工短缺问题”“借用或外派员工实现劳动力共享”“临时用工方式”。
A项:广告公司长期通过网站发包任务,不符合“特殊时期”“临时用工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某公司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期间招聘一批兼职技术人员,不符合“借用或外派员工实现劳动力共享”“临时用工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疫情期间符合“企业在特殊时期”,平台订单激增符合“降低人力成本或解决人工短缺问题”,电商平台利用餐饮、酒店的员工,符合“借用或外派员工实现劳动力共享”“临时用工方式”,符合定义,当选。
D项:某高校不符合定义主体“企业”,不符合定义,排除。
3.(定义)能力陷阱:人们总是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是由此而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
下列属于能力陷阱的是()。
A.小李博士毕业后在一所大学任教,不到五年就评上了副教授。近两年来,他的工作越来越忙,成果越来越多,一直没时间考虑成家的事
B.老张修了多年自行车,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两年,来修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收入大不如前,他几次尝试学习摩托车修理都没学会,现在只能给电动车补胎
C.林先生整天忙着扩大经营规模,连锁店越开越多,效益越来越好,但他对日常生活琐事既不擅长也不关心,购物、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均由妻子承担
D.王师傅擅长淮扬菜,在江苏小有名气,到四川后很快就发现没有用武之地了,于是他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学会了川菜的做法,虽然不够正宗,他自己却很满意
答案:B
解析:
能力陷阱:“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
A项:小李工作越来越忙,成果越来越多,一直没时间考虑成家的事,不符合“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老张修了多年自行车,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符合“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几次尝试学习摩托车修理都没学会,现在只能给电动车补胎,符合“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符合定义,当选。
C项:林先生对日常生活琐事既不擅长也不关心,家务均由妻子承担,不符合“造成某种单一能力强化和其他能力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王师傅擅长淮扬菜,到四川后学着做川菜,是做不擅长的事,不符合“喜欢做比较擅长的、能够带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事情”,不符合定义,排除。
4.(定义)愧疚救赎心理指的是对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时,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从而减轻自己的负罪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涉及愧疚救赎心理()。
A.早年家庭条件不好,女儿吃了不少苦,现在条件好了,妈妈常常逼迫女儿吃这吃那
B.看到不少老人、儿童孤苦伶仃,晓华决心从事国际慈善事业,救助世界上的困苦者
C.小陈开车遇堵,等待慢行时看手机,和旁边插队的车辆撞在一起,小陈认为对方需要承担主要责任
D.小黄随手扔在路边的香蕉皮绊倒了路过的张大娘,小黄本想扶起她,但转念一想,觉得都怪她自己走路不仔细,自己没必要多管闲事
答案:D
解析:
愧疚救赎心理:“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
A项:该项未涉及自己的过错,也未涉及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不符合“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老人、儿童孤苦伶仃不是晓华的过错,晓华决心从事国际慈善事业也不涉及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不符合“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陈的车和旁边插队的车辆撞在一起,双方均有过错,而且该项未明确双方是否有伤害,小陈认为对方需要承担责任也是符合事实的,不符合“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小黄随手扔香蕉皮绊倒了路过的张大娘,符合“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小黄本想扶起她,又觉得都怪张大娘自己走路不仔细,符合“有意无意地会认为被伤害的人也有责任”,符合定义,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