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局党课: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奋力开创中华文明新辉煌
文化兴盛支撑国家强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理论守正创新的时代结晶。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奋力开创中华文明新辉煌。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历史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宝贵精神财富,这“三大文化”共同熔铸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共同塑造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命脉和精神品格,共同推动着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精神家园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个突出特性,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永远的精神向导和共同的价值遵循。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工作必须注重对“三大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从中汲取文化力量。
了优秀文化根基。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新时代推动文化发展、指引文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弘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可以使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人民精神风貌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改善、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这即新时代赓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体现的重要价值。
赓续“三大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和百余年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深厚历史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大重要创新,也是新时代实现“三大文化”守正创新的一项文化建设策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在深刻把握“三大文化”突出特性,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深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性价值的基础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实现了对“三大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三大文化”逐步焕发时代荣光,增添时代内涵,成为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特点的新的文化形态。赓续“三大文化”,还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融通中外,辩证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新时代,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以开放、包容、自信的态度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持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促进外来优秀文化本土化,做到融通中外、贯通古今、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有机衔接,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习近平文化思想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在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历史长河中去思考,放在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潮流中去审视,放在人类文明激荡繁荣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思维、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厚的历史智慧,彰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的系统部署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党情,对中国文化建设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体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实现了文化理论创新和文化工作布局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用”为目的,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结合的角度指明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实现路径。这既体现为文化建设规划层面的路线图、任务书、动员令,又表现为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工程项目部署,是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的行动纲领。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统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局,对网络舆论和网络文化生态、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宣传、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和传播能力、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和旅游融合等多个文化建设领域进行了指示谋划和系统部署,是在当前历史节点建设强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净化网络精神文化家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传播话语能力的实践遵循。
从“九个坚持”到“十四个强调”再到“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工作实践先后作出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发展事业的谋篇布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具有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纲领性要求,是开展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定遵守、深入贯彻、严格落实的实践指引。“十四个强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中国文化建设规律作出的系统性概括,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七个着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前我国文化建设部署制定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是由七个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互相联系、环环紧扣、缺一不可,把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点和发力点。
时代是思想之母,习近平文化思想确立于当前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实践,聚焦于当前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任务,总结于当前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经验,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形成规律性认识的理论升华,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指引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行动纲领,体现着深刻的当代价值和浓厚的时代意义。
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擘画中国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历史,指导当下,更面向未来擘画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体现了对文化建设未来方向掌舵领航的重要价值意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确了将来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两个建设”愿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永续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擘画了宏伟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