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机关党建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为纵深推进“四强”党支部创建工作,党委在全市机关各级党组织范围内开展“一局一品、一支一项”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打造了一批富有新时代特征、内涵丰富和特色的党建品牌,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难点工作同步攻坚,促进党建创新发展。
一、基层机关党建之经验
一是聚焦政治引领,高标定位、系统推进。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坚持党委统领、全线参与、全面推进,坚持把品牌创建作为当前党建的一项重点工作,将红色引领作为增强党员意识、拉高工作标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引擎和有效载体。制定《“一局一品、一支一项”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按照“五要件”要求明确任务、统筹推进,找准突破点、发现新亮点。
二是聚焦任务细化,分类指导、规范推进。按照创建工作要求,从有名称、有标志、有理念、有阵地、有制度、有成效、有影响、无违纪等“七有一无”8个方面细化标准,传承创新、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分层、分类培育打造有特色、有内涵、有实效的党建品牌,力争培育一批能在全省、全市叫得响、有影响的党建品牌集群,目前已培育13个基层党委的“党建品牌”,设计了11个党建品牌Logo,党支部培育项目率达到80%。
(二)“两张皮”“多兼职”,党务干部活力激发难。由于党务干部是党内职务,在政治待遇上存在“有编无利”现象,党务工作短期也难以见到明显成效,不如业务工作立竿见影,因此在评先评优、立功受奖、职务晋升等方面落后业务工作,造成一些党务干部把党务职务当成额外差事,党建工作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苦差”。比如,一些基层机关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多向业务部门倾斜,党务干部能力偏弱、年龄偏大的问题突出,加之党务干部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有的甚至身兼数职,繁重工作导致精力不足、活力不够。
(三)方式呆、方法少,党员教育管理聚焦难。一些党组织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比如,一些基层党组织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着办法不多、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问题。有些基层组织片面强调业务工作忙,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一些党员同志产生敷衍应付情绪,开会、学习走过场、搞应付,未能达到应有之效。有的党组织不善于利用现代化手段,教育方法呆板、手段落后,内容脱离实际,党员参与热情不高。
(四)缺组织、缺引领,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难。部分党务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经验方面距离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有的存在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对活动目标要求把握不够精准,部分活动形式依旧比较单一、创新度不够,导致活动质量及吸引力不高。比如,以集中学习为例,“单向式”学习多,“互动式”交流少,主题党日活动与业务融合度也没有达到高位水平,为党建而党建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五)不敢督、不善督,组织生活质量提高难。一些基层党组织对组织生活会重视不够,相互监督不到位,前期准备不充分,对党员会上发言要求不严,存在思想交流不够、经验教训总结不深、批评与自我批评表面化等现象。比如,习惯于用一些笼统的词汇,只讲表象不摆具体事例,缺乏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再比如,批评别人都是“下基层太少”“联系群众不够”等蜻蜓点水,批评自己则是“脾气不好”“工作有失误”等泛泛而谈,没有辣味,达不到“红脸、出汗”的效果。主要领导给其他同志提意见,能够一针见血,讲到要害、直戳痛处,班子成员给领导提意见时则含糊其词、遮遮掩掩、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组织生活会固本培元、激浊扬清、立规明距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六)能力弱、统筹差,党建引领作用发挥难。一些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没有真正转化为管理优势和发展优势,示范带动发展的整体效能还未充分显现。比如,虽然及时在重大工作中建立了战时党组织,但更多侧重于宣传造势,实战作用发挥不到位,未能充分体现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还欠火候。
三、基层机关党建之顽疾
(一)思想共识需凝聚。一些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没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抓党建与抓中心工作的关系,“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抓不好党建是最大败笔”意识树得还不够牢,错误认为业务工作是不折不扣的“硬杠杠”,党建工作是锦上添花的“虚架子”,造成在抓党建和抓业务上投入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完全不对称,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力发挥。
(二)理论学习需深化。“时时学习、高效学习、实践学习”理念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树得还不够牢,学习经常服从于任务,缺乏学习新理论、新思想的强烈愿望,在精神上及时“补钙”不够,导致在学习工作中不自觉变成实用主义,尤其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钻细研不够,学习成果转化率不高,导致履行政治责任不够到位。
(三)进取意识需加强。创先争优、“走在前、干在先”意识还不够强,想问题、做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一般化,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看不到与先进的差距,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还没有树起来,导致一些工作未能在顽强拼搏、勇于担当、求实创新中突破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宗旨意识需筑牢。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理念践行还有一定差距,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上把握得还不够精准,时时心系群众不够,主动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思想意识不强,在日常工作中没能设身处地考虑群众意愿和需要,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
(五)管党治党需严实。“一岗双责”落实不够到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抓常、抓细上下功夫不足,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工作压力层层递减问题依旧,没有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责任田”和“份内事”,对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失之于“宽松软”,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批评教育不够及时,组织处分不够严厉,未触及其灵魂。
(六)党建责任需拧紧。各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对于新形势下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缺乏深层次、系统性、长远性思考和研究,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主体责任落得不实,抓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导致党建工作质量不高,党内组织生活未能发挥应有作用,还没有完全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
四、基层机关党建之优策
(一)坚持“三个第一”,蓄聚党建工作抓力。一是明确选好领头雁为“第一议题”。通过党委会议、支委会、党员大会以及基层党员代表大会,根据好书记、好干部标准,推荐选拔好党委、党支部班子的书记,配好支部班子成员,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二是明确书记抓党建为“第一责任”。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主体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年内至少召开2次以上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将党建工作与单位业务工作同步谋划、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三是明确绩效指挥棒为“第一要务”。围绕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工作实际,结合全年党建工作要点,建立好党建工作考评机制,宣优批劣,奖优罚劣,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党建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