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暨能力作风建设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汇编(6篇)
目录
1.持续整治攻坚克难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2
2.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城新发展格局 5
3.开辟新赛道 担当争先干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9
4.强化“谋”“统”“督” 持续提升安委办工作质效 13
5.全力防范灾害风险 全面筑牢安全防线 16
6.一着不让扛起责任担当 乘势而进护航高质量发展 19
督促和鼓励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管理能力。完善标准化评审规则、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奖励措施,持续加强对标准化创建和运行工作的监督,推动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安全生产管理格局。
二是加强专项整治行动,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针对重点行业领域,举一反三加强源头治理和风险防范。钢铁企业重点围绕煤气柜安全运行和外委外包作业开展专项治理。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重点围绕浇筑系统监测报警和自动化联锁装置的运行开展治理。粉尘企业围绕“降尘减人”和作业现场粉尘定期清扫确认工作开展排查整治。配合局领导实施 “6群13链”护航工程,组织送法入企、送标准入企活动;对重点企业深入开展综合性安全审计,帮助企业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三是加强制度化建设,全面加大“厂中厂”联合治理力度。在“厂中厂”安全隐患联合排查整治2023行动的基础上,持续深入开展联合治理,出台我市“厂中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落实“五个一”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对联合治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部署开展中小企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管理体系,着力补强“厂中厂”安全管理短板,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全面提升中小型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系统使用与风险监测预警。在风险报告数据实现本地化部署后,通过优化操作流程和功能模块,加强对信息系统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指导,提升系统使用规范性和便捷性。推进重点行业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对安全生产风险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分析。同时,深化分类分级监管机制应用实践,制定差异化监管执法计划,进一步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持续提升精细化监管水平。加强培训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能力。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机制,鼓励监管人员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动监管工作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着力工贸行业固本强基,加强对工贸行业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行业安全生产规律和特点;引导企业加强现场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组织开展无脚本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水平。
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按照市委八届七次全会和市两会各项部署,一以贯之抓发展、一如既往重实干,继续突破“居中思维”,树牢争先领先率先意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全市工贸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城新发展格局
一、2023年工作情况
2023年新城以“大安全、大应急”为目标,以工贸、危化等领域规范管理为重点,以突出隐患排查整改为核心,以专项整治为抓手,突出做好四件事,推动新城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向前。一是“专项整治”一件事强化治理精准,以厂中厂为重点的专项整治通过“六个一批”有力举措,拆违80处1.7万㎡,搬迁关闭企业115家,另外根据区域实际,开展消防、动火、建筑、燃气等年度系列专项,既全面覆盖更突出重点,实现安全治理精准化;二是“基层基础”一件事强化治理基础,区镇两级安消委办和减灾办“三办合一”,坚定安全员专职化,实质推进乡镇应急和消防委托执法,形成以“12名执法人员”和“86名专职安全员”为核心的安监队伍,投资800多万元完成伟业路廖家沟路三笑路等市政消防设施填补区域空白;三是“建章立制”一件事强化治理能力,3月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建立月度督查通报和突出隐患挂牌制度,形成有效过程监管,5月建立执法线索交办制度帮助基层解决突疑难问题,7月制定解读年度考核办法引导全年工作,完善会议制度,特别是新城每月党工委会议或党政联席会必有安全议题,突出领导带头履职;四是“调查研究”一件事强化治理水平,功能区应急部门人少事多,但每名同志都挂包片区和部门深入一线,将解决问题作为衡量能力的核心指标,去基层指导,督查,服务,将基层鲜活实践总结提升并再指导实践,家庭作坊星级管理、“看得见的安全生产”等特色做法就是通过螺旋式的过程不断完善。
二、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4年,新城将突出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底线意识,实施“12345”工程,夯实安全基层基础,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遏制有影响事故发生,保障新城和扬州发展大局。
“1”即一个目标,全年不发生有影响和有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2”即完善“两个体系”,破题“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责任体系,主要是推进“三个转变”:“从“务虚向务实”转变,从“书面向墙面”转变,从“脱责向入责”转变;制度体系,在完善年度考核、督查通报、隐患挂牌等制度基础上,提升“六个一批”等有效做法,制定系统问诊、分类分级、专委联席等制度。
“3”即打造“三大平台”,变碎片化管理为全局全生命周期管理。质态形象平台,家庭作坊不同星级和工贸企业动态积分直观呈现企业质态,实施精准监管;隐患挂牌平台,所有检查出的突出隐患全部录入区级在线更新平台,各地各部门检出率、闭环率,隐患整改进展实时呈现,精准呈现监管各方工作质态,变压力为动力;综合管理平台,融合区智慧消防、省工业企业风险报告等系统,打造集“宣教培训、检查督查、预警监测、应急指挥”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一图感知、一网治理、一键调动”,系统呈现全区大应急大安全质态。
“4”即开展“四大行动”,专项治理推动安全生产走深走实。国家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级中小企业规范化建设行动,突出帮扶,强化培训,打造样板;市级年度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专委履职,实施“年度大专项、季度特色专项、月度小专项”;区级突出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实施“四不两直”督查,加强执法联动,严肃事故调查,深挖基层潜力。
“5”即实施“五大工程”,实现新城安全突破提升。基层基础工程,乡镇配齐配强应急、消防执法人员,完善周例会等制度,组织三级安全培训,加强专业监管,督促市场主体全面配备专兼职安全员;样板示范工程,针对新城中小企业众多、集聚等特点现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企业自学自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整改措施,打造更多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样板;科技赋能工程,高标准打造综合管理系统,打造安全生产“学习强国”,全覆盖推进智慧烟感、燃气、水压、用电监测等智慧终端安装,加大视频资源接入进行AI火灾自动分析,安全检查智能提醒,隐患闭环智能跟踪、全面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安全监管效能;综合救援工程。制定区级生产安全事故(火灾)应急响应“一表一图一机构”(流程表、流程图、应急指挥机构),推动应急救援更加规范、应急指挥更加高效、数字赋能更加精准,实战化运行减灾委,适应全灾种、大应急任务要求;应急先锋工程。完善提升“社区应急服务先锋队”建设运营方案,组建联动、快速、稳定的基层应急响应队伍,推行核酸小屋改造安全工作站,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