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同志们:
今天,我们专题召开全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目的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梳理总结2024年以来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新进展新成绩,研究部署2025年发展改革重点任务,并全力抓好岁末年初各项重点任务,确保今年收好尾、明年开好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全市发展改革工作的指导意义
(一)深化思想认识,用好工作方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统筹好”的规律性认识,既是对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善于在探索规律中提高认识、推动实践的高超智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必须学习好、领悟好、运用好这些智慧结晶,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发展改革部门的行动指南和前进动力,确保发展改革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把握政策导向,明晰发展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我们开展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的重要指引。会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精准研判是全市发改系统提前布局,适应政策风向转变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会议提出的产业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等要求,充分发挥我市在特定制造业领域的深厚基础或丰富的自然资源储备的优势,制定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策略,实现差异化竞争,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格局中凸显我市的独特价值与地位,避免同质化发展困境。
(三)强化系统协同,凝聚发展合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领域政策的协同性。对于发改系统而言,这意味着要在市内构建起多部门协同合作的高效工作机制。从项目规划到落地实施,涉及财政、环保、土地等多部门职能。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必定要打破部门壁垒,以经济发展大局为核心,形成政策合力。在重大项目推进中,要由发改部门牵头协调各方资源,财政部门保障资金、环保部门做好环境评估与监管等,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提升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与质量。
二、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2025年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信心与决心
(一)政策研究与经济分析显成效。一是政策出台精准有力。深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数据,通过对超过x项经济指标的深度分析,谋划推动出台契合我市发展需求的一揽子增量政策x余项,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政策导向。二是“两重”建设稳步推进。梳理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x个,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累计完成投资超过x亿元,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的稳定增长。三是宏观政策协调统一。建立了宏观政策协调机制,与金融、财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政策研讨x余次,确保了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在x个重点产业领域的协同发力,增强了政策实施的综合效果。
(二)规划编制与任务落实双推进。一是“十四五”规划有序实施。对“十四五”规划中的x项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责任部门与时间节点,目前已完成x%的阶段性目标,为全市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重点领域规划完备。编制完成了x个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如能源发展规划、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为相关领域的项目布局与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年度计划执行到位。通过严格的项目调度与监测机制,年度计划中的x个重大项目全部按时开工,完成投资计划的x%,有效保障了年度经济目标的达成。
(三)投资管理与项目建设共促进。一是资金统筹合理高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累计获得中央和省级资金x亿元,同时引导市内金融机构为项目提供融资超过x亿元,保障了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政府投资带动显著。政府投资项目x个,带动社会投资比例达到1:x,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改善等领域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三是民间投资活力激发。出台鼓励民间投资政策x项,民间投资在全市投资总额中的占比提升至x%,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领域表现活跃。
(四)改革创新与产业升级同发力。一是改革举措全面落实。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x项重要改革举措,在营商环境优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市营商环境评价排名提升x位。二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制定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方案,推动x个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改造,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x%。三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规划建设新兴产业园区x个,培育新兴产业项目x个,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未来产业培育也取得阶段性成果。
(五)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相协调。一是区域战略深入推进。在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推动与周边城市签订合作协议x份,开展跨区域产业合作项目x个,促进了区域间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二是新型城镇化稳步迈进。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x个,全市城镇化率提升x个百分点,达到x%,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三是风险化解有序进行。建立重点领域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对x个潜在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控,成功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隐患x个,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三、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推进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加力。一是财政政策精准增效。深入分析全市财政收支状况与经济发展需求,精准确定财政支出重点领域,确保财政资金投入到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比例不低于x%。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贴息等手段,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至x倍以上。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对重大项目资金使用开展全流程绩效监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提升x%以上。二是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特点和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确保全年新增贷款规模达到x亿元以上,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x%。完善利率传导机制,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降低企业融资成本x个百分点以上。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长效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动态监测,不良贷款率控制在x%以内。三是产业政策引导升级。依据中央产业政策导向,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制定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不低于x亿元,重点支持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发展。建立产业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政策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持续增强,带动产业附加值提升x%以上。
(二)国内需求全方位拓展。一是消费潜力深度挖掘。加强消费市场调研与分析,制定促进消费升级政策措施x项以上。培育新兴消费热点,推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规模增长x%以上。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城市商圈建设与改造,新建和改造商业综合体x个以上,打造智慧化、便捷化消费场景。完善消费促进机制,举办各类促销活动x场次以上,发放消费券x亿元以上,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二是投资需求持续扩大。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民生领域等重点领域投资占比至x%以上。加强项目储备与谋划,建立投资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x亿元以上,确保每年新开工重大项目x个以上。创新投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PPP项目投资占比达到x%以上。强化投资服务保障,简化项目审批流程,项目审批时间缩短x%以上,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内需市场协同联动。建立市内区域间消费与投资协同机制,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与市场互通。推动城市与农村消费市场对接,开展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活动,缩小城乡消费差距x%以上。加强市内产业上下游协同投资,围绕重点产业链条,引导企业开展配套投资与合作,提高产业链本地配套率x%以上,形成内需市场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