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国有企业2024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增强意识形态责任,贯彻实效性
一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举旗帜,把思想引领作为重中之重,严格按照“同部署、同落实、同督促、同考核、同问责”的“五同”标准,传达学习中央、省委及集团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部署和指示精神,精心编制《2024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考评体系和领导人员年度考核中,以确保责任压实到位。二是紧盯重要时间节点,主动开展预防性工作。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等重大会议和活动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已组织多次专项研究部署,为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夯实基础。三是严格把控意识形态阵地。采用“三审三校”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排查与监管,明确“主办有责”原则,严格审核信息发布,进行不少于20次的专项整治行动,着重清理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及错误思想言论。
(二)把握舆论导向,深化理论武装
一是充分发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示范作用。全年组织16次中心组学习,集中研讨6次,专题研讨9次,扎实推动理论学习不断深入。二是深入开展“XX”主题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XX”宣讲活动广泛展开。公司领导层带头,完成宣讲18场次,各级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超过85场次的宣讲活动。三是创新宣传手段,拓宽思想传播途径。借助公司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等新兴媒体平台,创设“理论之光”“我来讲党史”“围炉夜话”等栏目,成功开发出“围炉夜读”“文化微课”等多个高质量的原创微课程,形成了传播正能量的有力阵地。
(三)深化队伍建设,增强履责水平
一是构建高效的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机制。制定并下发《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指导方针、工作原则、任务目标、绩效标准及责任追究等要点,努力营造上下联动、全员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干部培训与实践锻炼。积极组织各级干部参与集团公司安排的政治理论学习,总计开展不少于15场次,提升其政治判断力、洞察力和执行力。同时,组织党员干部累计参观红色基地超过200次,通过现场教育激发爱国热情。三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选派骨干参与新闻舆论培训,组建微视频团队,推送20余件优秀作品。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摄影展中取得优异成绩,摘获二等奖。
二、存在的不足
在2024年度,我公司意识形态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面临若干挑战:首先,对国企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要求研究尚不深入,对如何在改革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不足;其次,理论学习系统性欠缺,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需提高;最后,网络宣传工作仍需加强,传统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不够,舆论引导能力亟待提升。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党的领导
首先,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定“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其次,切实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其落到实处,加强对党组织和班子成员的责任考核。完善并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检查考核机制,以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二)加强理论武装,巩固思想基础
进一步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优化学习方式,推陈出新,不断拓展教学载体和路径,确保理论学习实效显著提升。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入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全体党员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引领,全力筑牢思想根基,为公司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持。
(三)强化正面宣传,壮大主流舆论力量
积极推进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主动承担网络内容建设与管理责任,优化网络舆论环境。注重新媒体宣传与管理,通过整合优势资源迅速建立新媒体矩阵;创新优化新媒体内容,持续更新并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新媒体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宣传导向,利用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引导热点问题,增强舆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四)做好统战工作,凝聚强大合力
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定期开展检查和汇报工作,全面掌握党组织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重大动态。加强企业统战工作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确保企业党委履行统战职责,合理配置并培训统战人员,为他们依法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坚持正面宣传民族宗教方针,妥善化解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关注企业内稳定因素,收集并统计少数民族员工信息,持续推进民族团结活动,促进员工交流与融合。
(五)夯实基层基础,防控意识形态风险
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评体系,明确指标、评分标准和考核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纳入责任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确保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正确性,监督公司文化阵地的健康发展。严格执行监督问责机制,对出现严重问题的单位或个人进行严肃追责,确保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得到有效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