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教育系统专题党课…主讲人:XXX
(文字)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字)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后继有人,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阐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课题,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目 录01.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临的新形势03.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01党的十八大以来 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 新时代以来,教育系统认真学习领会(文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重要论述,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育人成效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文字)多次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系统精准化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全国高校实现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及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以“概论”为核心的课程群不断完善;中小学及时开设(文字)最新讲话精神导读、导学及主题活动选修课。2024年5月大中小学各学段全面使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在各学段、各类型教育中针对性设计开展“开学第一课”、“技能成才,强国有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深度覆盖2.9亿在校学生。连续7年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持续推进“寻访重温(文字)重要考察足迹”、“(文字)与大学生在一起”等活动,面向师生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巡讲2万余场次。调查显示广大学生高度赞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坚决拥护以(文字)为核心的党中央,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字)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出以(文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专门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总书记的关怀,给教育系统以极大鼓舞。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自觉担起主体责任,把思政课作为学校“第一课”,书记、校长认真履行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讲课听课等要求。教育部党组制定出台系列制度文件和规划方案,推动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教育系统各级领导班子考核和政治巡视,全面改善和加强思政课条件保障。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部成立指导委员会,布局32个省级一体化共同体,推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有效贯通。全面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建设,修订义务教育、高中、中职课程方案和标准,统一开设“道德与法治”和“思想政治”课,完成5轮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修订。推进课程改革,各地区“一盘棋”实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先行试点”、“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等重大项目。新时代以来,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得到有力重塑。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2021年4月19日: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2023年5月31日:教育系统牢记嘱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健全育人体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引导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大力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实施基础学科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计划等,开展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教材教法教师改革为主要内容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新修订的教育法将“劳”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爱劳动、会劳动逐步成为校园新风尚。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着力解决“小胖墩”、“小眼镜”问题,持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保障中小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加强作业、手机、读物等管理,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健全美育课程体系,实施美育浸润计划、青少年读书行动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发展的育人生态进一步形成和巩固。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01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是(文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教育系统提出的明确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基本形成教育系统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时间上全过程、空间上全覆盖、要素上全动员的体制机制,推动健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等“十大”育人体系,育人合力大幅增强。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思政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将新时代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历史性成就等研究成果转化为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梳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出一批示范课程、名师和团队、数字化资源。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的融合。 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覆盖全国高校,将学生社区“末梢”转变为思想引领、发展指导等工作“前哨”,推动育人工作做在日常、做到个人。“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