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党的红色血脉 传承柯柯牙精神
前言/PREFACE 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地域特色,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特质和品格,已经融入了阿克苏地区共产党人的血脉和灵魂之中。“柯柯牙”精神已成为阿克苏地区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火炬,成为新时代宣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支撑,成为具有阿克苏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目录4传承赓续柯柯牙精神的启示
柯柯牙绿化工程的时代之问第一章节
延迟符柯柯牙是阿克苏市区和温宿县城区风沙危害的主源地。20世纪80年代,阿克苏每年沙尘天气将近100天,居民们一年当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时间在沙尘中度过。由于沙尘暴的侵袭,温宿县、阿克苏市及周边地区,白天要开灯闭门闭窗、无法出门;许多居民因为长期的风沙天气而嘴唇皲裂、患上眼疾。沙漠离城区只有6公里,且以每年5米的速度不断逼近。柯柯牙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在温宿县和阿克苏市东北面。地势北高南低,平均盐碱度2.87%,最高含量达9.87%,原是一片土壤贫脊,沟壑纵横,盐碱严重,寸草不生的亘古荒原,现在是一条“绿色长城”。一、柯柯牙绿化工程的时代之问
延迟符季风季节,温宿县和阿克苏市城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超过国家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3.7倍,沿坎坡的温宿县、阿克苏市数万亩农田和人民生活备受风沙侵袭之苦。1985年,时任阿克苏地委书记的颉富平到柯柯牙调研后,阿克苏地委召开会议提出建设阿克苏地区柯柯牙三北防风治沙绿化造林工程。为了根治风沙,改善阿克苏、温宿人民生活、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造福子孙后代,1985年6月,阿克苏地委、行署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决定,发动全社会力量,在柯柯牙建造大型人工防风治沙林带。1986年3月,阿克苏地委、行署在国家没有立项和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发动全社会力量,建设大型人工治沙造林绿化工程,先期基础设施工程动工;11月,阿克苏地区成立柯柯牙绿化工程指挥部,组织城区各族军民开展声势浩大的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自此,柯柯牙绿化工程正式拉开帷幕。一、柯柯牙绿化工程的时代之问
延迟符一、柯柯牙绿化工程的时代之问 柯柯牙绿化工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前后整整30年。30年间,阿克苏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及驻地官兵近390万人次进行54次造林绿化大会战,在荒漠戈壁上植树造林115.3万亩,累计栽植树木1337万株,在荒漠戈壁上建成了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47公里的集生态林、经济林、防风林于一体的防风治沙“绿色长城”,让昔日戈壁荒滩成为各族群众增收的绿洲果园,锻造了闻名中外的柯柯牙精神。
第二章节柯柯牙精神的内核要义
延迟符团结奋斗是柯柯牙精神的灵魂,是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同心筑梦、奋勇向前的强大动能,从地委、行署的科学决策部署到各族群众自觉自发参与,阿克苏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统一、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断为边疆绿化作贡献。“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柯柯牙精神是在阿克苏诞生的精神财富,是对柯柯牙绿化工程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练和深刻总结。自力更生是柯柯牙精神的根本内容和主要标志,是阿克苏历任地委、行署领导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独立自主、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根本基点,是激励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开拓进取的强大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为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柯柯牙精神的内核要义
延迟符二、柯柯牙精神的内核要义 艰苦创业是柯柯牙精神的内在核心,柯柯牙原始地貌沟壑纵横,土壤贫瘠,自然环境相当恶劣,造林难度非常大,阿克苏人民知难而进,顽强拼搏,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直面各种风险考验,以顽强的意志品质迎接挑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最终创造了这来之不易的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林海。无私奉献是柯柯牙精神的动力源泉,阿克苏柯柯牙绿化工程创业中的各族人民群众面对重重困难,展现出了爱国爱民爱家的高尚情怀,阿克苏各族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持之以恒,为了大我,牺牲小我,体现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柯柯牙精神不仅展现了阿克苏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荒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的真实写照。
延迟符二、柯柯牙精神的内核要义 柯柯牙绿化工程成为全国生态系统修复的典范,先后被联合国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被教育部、环保部评为“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基地”,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称号。2017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为柯柯牙点赞:“从塞罕坝林场、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还林、阿克苏荒漠绿化这些案例来看,只要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生态系统是可以修复的”。
第三章节柯柯牙精神的传承赓续
延迟符三、柯柯牙精神的传承赓续 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柯柯牙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定不移地走“两个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建设南疆重要的生态治理先行区。
延迟符三、柯柯牙精神的传承赓续阿克苏地委、行署继承和发扬柯柯牙精神,接续实施柯柯牙绿化工程,新造林90万亩,总面积达120.06万亩。2015年以来,地区相继启动阿克苏河、渭干河、空台里克区域“两河一区”三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完成造林338.53万亩。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和治理,加大天然林、草地、湿地保护力度,使地区森林面积达175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9%,构筑起集植树造林、水源涵养、防沙治沙于一体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生态安全屏障,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450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地区林果面积占全疆总面积的1/4。按照“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的城市建设理念,持续推进城市绿色发展,加大城市水系、街头绿地、街心公园建设力度,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7.03万亩。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4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87平方米,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在房前屋后和庭院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家园,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先后投入19.25亿元,实施项目166项,有效保护了塔河沿岸230万亩胡杨林和植被,巩固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生态屏障;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完善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成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阿克苏市多浪河获批国家级湿地公园,新增湿地面积518万亩。通过政府在柯柯牙绿化工程中主导,依靠市场配置资源,鼓励并吸引社会力量参加,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规划-部门联动-企业主体-群众广泛参与”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
延迟符三、柯柯牙精神的传承赓续当前,柯柯牙工程区实现了荒漠变绿洲,百姓富、产业兴的新局面:人工林面积达到工程区面积的73%,森林覆盖率由1986年的8%提高到2017年的73%,林地内外空气相对湿度高出8.70%,生态工程区内的年平均风速较工程区外风速低43.70%。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416万吨,年保肥量增加34.68万吨。活立木蓄积量达到88.6万立方米,产值达3.10亿元,年平均收益1550万元。2020年,林果产品经济效益达到35.2亿元。林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00元,约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1%以上。在柯柯牙周边相继建成以特色餐饮、休闲旅游农家乐56家,形成了“草莓采摘节”“室内拓展训练”“垂钓娱乐”及“无公害蔬菜”等多个特色旅游休闲品牌。目前,柯柯牙生态工程区域内规模较大的农家乐餐饮共计30家以上,年均接待游客达120万人次,年均收入近5500万元。柯柯牙工程“以林养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还体现在柯柯牙的林林、林农间作,以短养长模式;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进试验;科学规范标准的栽培管理技术等。作为“以林养林”可持续发展示范样板,已带动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业的发展,阿克苏地区特色林果面积稳定在450万亩,林果年产量达到236万吨,总产值持续超过百亿大关,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达到4992元,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33.5%,林果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增产的支柱产业。目前阿克苏地区拥有阿克苏苹果、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等3项地理标志产品,核桃、苹果2种产品定价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