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县医疗布局优化提升工作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10月10日-13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四年再次亲临江西考察调研,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强化城乡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为我们高质量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个人根据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注重学思践悟习近平健康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要求,聚焦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推进主题教育调研工作扎实开展。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实施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整合优化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完善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运行机制,构建“县强、乡活、村稳”的医疗服务新体系,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有效推动全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8月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印发《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完成了xx县人民医院、xx县中医医院两个医共体总院的组建,并于9月26日,对两个医共体总院进行了正式挂牌。
(一)高位推动强基础。根据省市要求,县委县政府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2023年县重点改革和“揭榜破难题”改革攻坚项目。成立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第一副主任、县委县政府相关分管县领导任副主任,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编办、县人社、县财政局、县发改、县审计局、县卫健委、县医保局、县市监局、县大数据中心等部门单位及总医院参与的医共体建设管理委员会(简称医管委),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人事制度和考核监督等重大事项。医管委下设办公室(在县卫健委),主要承担医管委日常管理工作。组建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两个医共体总院,成员单位包括县妇保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及13个乡镇卫生院。
(二)部门联动重落实。对照市医改领导小组下发的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稳步推进,有序实施。今年5月-8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县领导每月召集县卫健委、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编办、县医保局等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医改工作。组织相关部门、相关医疗机构、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我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稿)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形成《xx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县卫健委及医共体总院领导对优化乡镇卫生院资源配置,设立县域医疗服务中心进行调研座谈,同意建立以xx卫生院为区域中心,整合xx医疗点资源,突破医疗诊疗业务、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人力资源高质量融合,推进县乡村一体化工作走深走实。
(三)明确定位求发展。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立足全县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通过“医保、医药、医疗”三医联动,以明晰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为实现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和“健康xx”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各成员单位继续保留法人资格,加挂总医院分院牌子。县级医院根据特点实行差异化发展,互为补充。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
(四)建章立制促管理。一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由县医改领导小组向4家县级公立医院委派2名总会计师,主要负责医院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工作,促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切实防范医院经营风险。二是扎实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县卫健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等单位组成医改考核小组,依次从“服务评价、办院方向、平安建设、管理有效、疫情防控、发展持续”等6个大项内容35个小项方面对县级公立医院书记(院长)逐项细致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医院增量绩效奖的发放依据。三是落实备案制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事招聘体制机制,已招聘291名编制备案制专业人员充实到临床一线岗位,防止人员断档断层。
(五)借势造势抓建设。一是投资3.8亿元用于xx县人民医院内外科大楼建设及服务能力整体提升项目。截至目前,内外科大楼已完成主体及外立面室外装饰工程,普通科室室内装修已进场施工,完成装修工程量的45%,其他配套设备采购正有序推进。二是投资约1.34亿元在县中医院建设县医养中心,为我县有需要的老年人和特殊人群“量身定制”,致力打造医养结合为特色的新型医疗模式,建成国家标准医养模式典范和宜居宜养的“颐养乐园”,预计2025年完工投入使用。三是投资约2500万元用于xx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在xx征用土地23.72亩作为新院建设用地,目前已完成建筑规划设计方案初稿,相关工作正有条不紊推进落实。四是投资约1.2亿元用于县第三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目前,住院大楼、门诊楼、保障楼、职工宿舍楼、室外运动场地及附属配套设施等均已完工投入使用,康复楼及心理科大楼正进行室内装修,预计年底前投入使用。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全县医疗布局优化提升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挑战和问题依然存在,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编分离,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普遍存在借用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现象,并占用原乡镇卫生院编制与职称职数,使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短缺及在编在岗人员无法晋升职称,降低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乡镇卫生院业务发展需求。
(二)乡医老化,村级医疗服务能力不足。乡村医生老龄化严重,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运用不充分,真正做到能保医疗、保公卫、保签约的乡村医生不多,新鲜血液又无法补充进来,村级医疗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三)信息不畅,医疗资源共享渠道不通。我县信息化平台互不关联、各自一块,未建立覆盖标准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优质卫生资源城乡不能共享,绩效考核和远程诊断无法畅通,不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水平。
(四)业务下降,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省级医院扩张虹吸和本省就医报销无异地等客观原因,导致医保资金外流严重;县级医院管理水平与医疗学科发展水平不足,一线人才短缺,省、市特色专科竞争力不强;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发展动力和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下滑明显。
四、对策建议
继续保持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积极构建大卫生、大健康的格局,扎实推动医共体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根据总医院和各成员单位的功能定位,设置岗位总量,进一步明确人员定岗、竞聘和安置办法,在现有人员框架内,组织开展竞聘上岗,按照“三优先”(在编在岗人员优先、具备资质证书卫生专技人员优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优先)原则,采取公开、竞争、择优的方式,选聘符合各个岗位需求的专业人员。针对落聘人员,通过自主选择转岗、一次性买断、领取生活费外出进修提升、在有岗位需求时再次竞聘等方式进行安置,逐步实现最优的人员结构,有效避免超员超编、效率低下的现象发生。从解决借用人员、无证卫生技术人员入手,尽快理顺现有的人编分离、职称聘任、卫技人员未按期取得资格证书等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