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拿起白蒸馍,想起郑永和;拿起人民币,想起郑书记LOGO
LOGO《 “拿起白蒸馍,想起郑永和;拿起人民币,想起郑书记。” 》多年来,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辉县市流传着这样两句话。 这是辉县人民对六七十年代郑永和同志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辉煌业绩的深切缅怀; 是辉县人民对郑永和同志晚年不变的公仆本色的高度评价。 今天,我们认识这个当代愚公辉县老书记郑永和,学习榜样引领,砥砺使命初心
LOGOONE人物简介01TWO一生忧乐系太行02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好青年03THREE
LOGO人物简介CHARACTER INTRODUCTION第一部分
人物简介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郑永和郑永和1922年10月——2007年2月河南省辉县市人,中共优秀党员,人民公仆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生前历任原辉县县委第一书记
人物简介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郑永和带领全县人民治山治水、劈山开路、拦河造田,创造了“辉县人民干得好”的辉县精神,彻底改变了辉县一穷二白的旧貌。1989年离休后,他又创建并领导了一支“辉县市老干部服务队”,领着他的老部下为辉县山区人民根治林害、开山铺路、开渠引水,闻名海内外。郑永和与焦裕禄、陈永贵三人是毛泽东时代的“三面红旗”,并称“县委书记的模范代表”,合称“三杰县委书记”。
LOGO一生忧乐系太行A lifetime of sorrow and happiness is Taihang第二部分
一生忧乐系太行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郑永和是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才长大成人郑永和这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少年,出身于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历经磨难。他的母亲饿死家中,父亲惨死在外,被狼吃狗拖; 几个兄弟则流落异乡,生死不明。22岁的郑永和参加了革命队伍,上山抗日打游击。1944年正式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此后,他历任区长、区委书记、县粮食局局长等职。1947年郑永和进入辉县县委工作,并先后担任了县委组织部部长、农工部部长、副书记、第二书记等职。1954年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4万多人口、5万亩耕地、8万亩宜林荒山,忍受着贫穷和干渴的煎熬。这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郑永和心上,年复一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郑永和常说:“要让群众干,干部先流汗。”他带领十万民工扎进深山窝棚里,顶酷暑,战严寒,以太行山人“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的豪情,在太行山上,在烂石滩上,开辟一个又一个战场,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上世纪 六十年代一生忧乐系太行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辉县人民修整了土地16万亩,新造田2.5万亩,水浇地面积由36万亩发展到56万亩经过10余年实干、苦干加巧干,辉县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变,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灌渠绕山转”的新景象。辉县人民战天斗地、实干创业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多个国家和地区也组团前来参观。周总理曾说:辉县人民干得好,辉县人民在前进!这段史实,1974年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纪录影片,将辉县人民战天斗地的事迹搬上银幕。一生忧乐系太行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郑永和调离辉县。1973年离休后,他又重返辉县,组建成老干部服务队1989年乐意参加、身体第一、无偿服务、力所能及无偿为山区群众防治果树病虫害、开山铺路、修渠引水。他说:“国家干部有退休制,共产党员没有退休制,是共产党员就要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鼓励当年的老同事、老部下,要退而不休,继续为人民服务。宗旨一生忧乐系太行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年近七旬的郑永和又带着几个老同志来到辉县的尖山洼村1991年尖山洼村村小人少,抬头瞅见的是山,低头看见的是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缺水,这里是全县最穷苦的地方,别说庄稼地浇水,连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60年代全村50多户,因连年逃荒只剩下22户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郑永和就曾对解决尖山洼的水源问题作过多次实地勘察,形成过一个引水方案:在方山西部取水,用群库汇流送来的渠水,经提水上山,再凿2000米长的3个山洞,就可把水送到平岭、尖山洼、赵窑等地。但因种种原因,没有付诸实际。010203一生忧乐系太行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一生忧乐系太行这次再来,他要带领老干部服务队把当年的方案变成现实01正当郑永和殚精竭虑,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时,一个巨大的家庭不幸向他扑来。02一年来,他天天往山上奔,一门心思用在打洞上,而他患病多年的老伴,病情却日益加重。03他的老伴岳雪萍也是位在革命战争年代参加工作的老同志,夫妻俩相濡以沫几十年。04她深知老郑的心,看着他心挂两头,舍不下工地,又要照顾自己,便对他说:“你就放心上山去吧,留你人在家,你的心还在山上,现在工程正吃紧,山上需要你,家里有孩子呢。”然而想不到,几天后郑永和从山上回来,老伴的病情已经恶化,半个月后即与世长辞。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一生忧乐系太行这次再来,他要带领老干部服务队把当年的方案变成现实05郑永和站在老伴的遗体旁,又悲又愧,热泪在他脸上流淌,他用拳头砸着自己的脑袋,一遍遍地重复着一句话:“我对不起你,对不起你啊!”但这时,工程正处在紧张阶段,郑永和咬了咬牙对家人说,非常时期,丧事简办,不待客,不收礼,不收花圈,不用响器……就这样,老伴病逝3天后就匆匆下葬了。06办完了老伴的丧事,郑永和又来到工地上,人们见他还是从早到黑奔上跑下,像没什么事儿似的,可仔细观察,就发现他面容憔悴,眼窝深陷,人像突然间苍老了许多,常常半天不说一句话,一个人面对着大山默默出神……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一生忧乐系太行郑永和从1989年离休到2007年逝世前,18年如一日带领老干部服务队帮助山区人民植树 造林引水 修渠凿洞 修池实现脱贫架桥 铺路科技 扶贫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一生忧乐系太行吃水难生活难行路难辉县现在水 通路通生活越过越美好辉县以前这种完完全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共产党宗旨的体现,是“辉县精神”的再现, 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称颂。
LOGO学习郑永和Be A Promising Young Man In The New Era第三部分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好青年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学习郑永和,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好青年学习 郑永和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新时代有作为的青年。练就过硬本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03要扛起时代责任,奋进新时代青春正当时。
先进人物事迹·郑永和学习郑永和,做新时代奋发有为的好青年郑永和虽已离我们而去, 但他带领辉县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永远被人们传颂。如今,辉县人民把对郑永和的一片深情厚谊化作“人民永和”四个大字,刻在千米之高太行山巅的巨石上。这启示我们:一个共产党员,不管职位高低,只要心里装着人民,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丹心,就具备了一种感天动地的人格力量,所干的事业就会成为千万人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人民永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