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党建引领医共体建设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整合县、乡(镇)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强化医疗资源共享,实现群众家门口就医,我县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构建党建引领下的资源统一规范、医疗层次分明、业务协调规范的县域医疗服务新格局,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体制“共建”,创建“机制共同体”一是建全体系。由县医管委制定《我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基层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总院党委指导,横向联合县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纵向联合24家基层卫生院,形成“1+N+N”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党的建设融入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各环节、各领域,进一步提振精气神、铆足干劲,为医共体高质量发展装上“红色引擎”,让医共体迸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二是完善机制。出台《医共体“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医共体财务统筹管理实施办法》《医共体药械统筹管理实施办法》和《医共体章程》等制度29项,在医共体总院设立行政、人力资源、财务、医保、业务、药械、信息等管理中心,实现医共体在规章制度、人员编制、技术规范、质量管理、采购配送、绩效考核等方面统一管理。同时,将罗沙、栗木、董当、沟亭、云干、班仁、纳坪等一般卫
以医共体总院党委为主导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同步建立意见收集、组织实施、指导推动、反馈评价等运行制度,积极发挥医共体的自身优势,共同研究解决党建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推动党建引领医共体建设措施有力、步调一致。二是资源共享。由医共体总院负责统筹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调配,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整合结对医疗机构资源,推动业务、技术,优质医疗服务下沉,提高服务效率及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形成城乡一体、以乡带村、分工协作、三级联动的服务体系。同时重组整合、优化配置医共体内床位、设备、号源等资源,牵头医院的5%床位、3%专家号优先向成员单位开放。2024年1-9月,开展预约诊疗11429人次。三是服务同行。按照结对医共体结对共建关系,组建“党建+健康宣传”“党建+健康义诊”“党建+健康管理”活动志愿服务队,采取“分片包干、团队协作、责任到人”的服务形式,深入田间地头、村落院坝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2023年,边阳镇中心卫生院创建成为全州第二家乡镇二级综合医院。沫阳镇中心卫生院获批为全省“互联网+健康管理”乡村振兴试点单位,“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荣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2024年1-10月,共完成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重点4类慢性病签约服务23962人。公共卫生绩效评价2021—2023年连续三年位列全州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