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报告
4月5日至6日,我县连续遭遇集中强降雨。面对汛情,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要求,沉着应战、科学调度、果断处置,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工作。4月7日上午10时30分,我县解除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全县无内涝区域,无人员伤亡,舆论舆情积极向好。
一、灾情情况
4月5日3时-6日20时,全县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平均雨量250.9毫米,点最大雨量为城上窑里水库319.2毫米,是我县自1959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强将雨过程。全县大部分乡镇出现洪灾,县城发生多处内涝,x河水位快速上涨,导致沿河多个村庄受淹、农田被毁;发现6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土石方滑落;国省道公路沿线路基损毁点20多处,7条县道公路和54条乡村道公路不同程度受损。据初步统计,全县2.4万余人受灾,农作物受灾11000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086余万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汛前准备。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项防汛准备,为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一是早部署。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工作,深入堤防和水库实地协调解决防汛实际问题。及时调整县防汛指挥部组织领导机构,在汛前落实全县19条堤防、101座中小型水库、38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责任人,确保责任
移,先后紧急转移安置260余人,解救受困人员17人。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恢复水利、交通、通信、电力、市政等水损基础设施,先后出动人员1000余人次、机械120余台,清理道路水毁点330余处,抢通公路16条。至5月6日24时,溧江墟镇、潭丘乡曾家陂村、麦㙦镇拿埠村等严重受灾地区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已全部恢复。
(三)积极行动,扎实做好灾后重建。4月6日,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第一时间深入灾情一线指导调度灾后重建工作。4月7日,县分管负责同志召开全县灾后重建工作会议,对有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一是及时组织防疫消杀。派出4个工作组进村入户指导做好受灾房屋内外环境、垃圾及清运设施等消杀工作,及时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加强水源地及备用水源监测,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目前,已发放消毒粉4吨、84消毒液8000余瓶、漂白精片1000余瓶。二是全面核实灾害损失。按照“应报尽报、全面精准、规范有序”的原则,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全面核定全县灾损,摸清农作物、水毁工程、地质灾害点、房屋、水产畜禽、仓储物资等受损情况,加强与上级的沟通汇报,争取受灾补助资金,为灾后重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尽可能地减少群众损失。三是立即开展灾后重建。对水淹受损房屋处置、水毁工程修复、地质灾害点治理、水淹农作物理赔、农业生产自救等重点工作,分别落实了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场(街道)的工作责任,各地、各部门正全力推进各项重建工作,力求将灾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救灾的工作部署,在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同时,认真总结此次防汛救灾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健全防汛体系和工作机制,压实各级防汛工作责任,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和监测预报预警,加强水库、堤防管理和巡查,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尤其是针对暴露出的薄弱环节,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积极采用工程性措施,全面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平稳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