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实施、资金管理、建设质量、养护维护等方面,是否存在责任传递不到位,工作落实有偏差;部门各自为阵,行业监管失控;共享机制不健全,项目申报验收重复;督查覆盖面窄,存在监管盲区;干部履职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不力,“四风”问题抬头;信访办理敷衍了事,整改不落实;追责问责避重就轻,查处不到位等问题。二是深入开展剖析。在问题梳理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把握问题导向,深挖问题根源,制定问题整改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制度,做到对标对表,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四、增强管控意识,坚决照亮源头监管盲区。一是严格统一标准。不折不扣服从、执行县脱贫攻坚交通分指挥部和县交通运输局党组的统一组织领导和决定,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协助制定好“十四五”村组道路建设相关规定,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监管、统一验收,有效解决部门间各自为阵的问题。二是严格规范程序。规范村组道路建设管养基本程序,将其全部纳入村组道路建设项目库管理,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对村组道路建设进行规划和验收,有效规避交通村组道路建设的重复申报和验收风险。三是严格业务培训。进一步规范健全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主题日”等党建制度落实,定期对乡镇及村组干部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其道路建设监管、管理养护业务技能,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避免监管业务不精、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四是严格质量验收。按村组道路建设规划设计(GPS定位),严把验收质量关,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交付使用;加强村组道路信息化建设管理,提升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五、增强制度意识,坚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对中心制度、规定、办法进行一次全面梳理,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一批制度、办法;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重新制订一批制度、办法,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特别要建立项目工作“回头看”制度,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交通行业扶贫项目开展回头看,确保不出问题。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对制定出台的各项制度,坚决逗硬执行到位,绝不搞变通、作选择。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严格追究问责,绝不姑息迁就。三是狠抓日常管理。加强作风建设,严守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强化监督检查,针对重要对象、重要节点、重要任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落实预警处置机制,夯实“常态化”监督基础。对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中认识不明、伸黑手的,措施不力、影响全县工作大局的,及时移交县纪监委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