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建好“一网一站一堂”,让思想政治工作“出圈出彩”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线上资源,拓展工作方法,丰富品牌内涵,建好“一网一站一堂”,不断开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积极统筹线上资源,建好指尖上的理论学习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是建好网络宣讲人才库。组建以中小学生、青年人、百姓名嘴为主体的“红领巾巡讲团”“后浪讲师团”“草根宣讲团”等网络理论宣讲主力军队伍,广泛动员卫健、民政等民生部门及区镇力量,组建“医言益语”“惠民使者”“和美新主播”等特色宣讲队伍,采用线上直播宣讲等方式,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梦等主题宣讲。二是建好网络宣讲资源库。上线“理响我市·掌上学堂”微信小程序,打造集网络宣讲、课程发布、基层点单、评价管理于一体的网上理论“宣讲超市”,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围绕政治理论、党史知识、民生政策、人文社科等内容,精准对接党员群众理论学习需求,发布宣讲菜单,实现“您开单我接单、我供单您点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牵引器”作用。三是建好网络宣讲产品库。打造基层理论宣讲IP卡通形象“张晓理”,制作系列理论微动漫《张晓理说理》及“一起来学
新宣教形式,融入文明实践。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政策咨询、文化阅读等服务,将思想政治工作从单一式变为组团式,常态化开展“张闻明1号” “健康‘益’起来”等文明实践集市,将理论宣讲、健康义诊、公益电影、非遗体验、心理咨询等送到群众身边,累计开展集市活动650余场次,群众受益达3.5万人次。
三、持续丰富品牌内涵,建好分众化的思政大课堂。开展思想政治引领行动,做好各类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一方面,典型宣传春风化雨。精心策划“对话·信仰”思政公开课项目,围绕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中华体育精神等各类主题,对话先进典型人物,开展专题访谈。线上,制作系列思政微视频,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报道;线下,结合视频素材,开发思政公开课教案,组织“思政课开讲啦”企业专场、农村专场、机关专场、学校专场、社区专场线下活动,开展视频观摩、主题访谈、理论宣讲等活动,不断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靶向施策凝聚人心。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分类实施项目活动,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面向学生群体,联合教育工委,举办“港城思政故事会”,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聘请社科理论专家、中国好人、道德模范作为思政导师走进学校,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培训,开展“红色故事”演讲、网上党史展等活动;面向青年党员,联合团市委,开展网上主题团课学习、理论有声海报制作、青年学习社阵地打卡等活动,把广大青年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面向企业职工,联合总工会,打造“三有理响汇”品牌,开展“劳模精神‘四进’ 思政教师进企业”宣讲活动,用好班前一刻钟,把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工厂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