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例文】古人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注重求知探索。无数古圣先贤凭着格物穷理的意志和韧劲,来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勤于读书,擅于格物,精于穷理,思考问题就不会停滞僵化,对事物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就能够真正掌握知识与智慧。(中国纪检监察报《格物穷理》)
【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性理 精义•行宫便殿奏札二》,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 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释义】意思是,穷究事物的道理。做学问的方 法,首先要穷究事物的道理;而穷究事理的关键,一定在于多读书。指读书与穷 理、为学环环相扣。
书贯九经,凤凰池上显峥嵘。”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古人对读书有许多生动的比喻。比如,西汉刘向把读书比作药,说“善读之可以医愚”;南宋尤袤称“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古人对读书除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外,还留下“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佳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获得思想启迪,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正气。新时代新征程,面对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和繁重艰巨的使命任务,广大党员干部更要注重“从书本中得来一个头脑”,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这样就能在登高望远中开阔视野,在不懈努力中收获成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用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讲话,侧重强调学习意识、读书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