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发展所需拓展县级党校基本培训
基本培训是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条例》《规划》)及全国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县级党校应紧扣基层所需,因地制宜推进和拓展基本培训。
深化政策学习,校准努力方向。“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校事业,引领推动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支持党校事业发展的政策,不断改善党校事业发展环境。怎样立足基层实际,充分理解和正确执行这些政策,校准党校事业发展进步的方向?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委党校坚持“以学为先,以学促干”,通过校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法规专题读书班、督促平时自学等方式,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条例》《规划》等法规政策,跟进学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最新部署和省、市党校落实要求,注重搞准党校工作的现实需求,进一步理清抓实基本培训与践行党校初心的关系,更加明确了党校工作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握好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从而实现宏观结构质量到位与微观教学质量提升相统一。在价值取向上,服务全党开展新的大学习,服务造就执政骨干,服务发展现实需要,以基本培训牵引带动党校系统教学科研质量、人才队伍质量和管理服务质量实现整体跃升。
突出教学重心,提升培训质效。县级党校在办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学员封闭管理难、课程体系建设难、人才引进培养难等现实瓶颈。谷城县委党校对症下药,突出抓好四个核心环节,致力追求培训对象全覆盖、培训方式接地气、培训管理规范化。以严管正学风。开班前,总结学员管理经验,优化学员考核细则,将考勤、考学、考纪、考绩和综合表现纳入考核范畴,制定百分量化考核办法。开班时,把纪律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全体学员观看警示教育片,重申和强调培训纪律。培训期间,强化班主任在实施精细管理中的作用,对学员在校日常表现实行全程跟班纪实。结业时,汇算出学员考核结果,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并在校园公示。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从考核得分靠前的学员中评选优秀学员,同时将考核结果报送县委组织部,寄送学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为干部选拔提供参考。以好课提实效。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大纲优化课程结构,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主线,以经典导读和政策解读为补充,确保主干课程比重,兼顾党性教育和能力提升教学单元合理构成。组织教师利用办班间隙开发教学专题,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新课试讲和课程评议,确保到主体班讲授的新专题,一定是通过政治把关和学术评估的课程。用好襄阳市委党校系统精品课程库,精选精品课程纳入课程安排,提升课程品位。分类别抓培训。根据法规赋予县级党校的培训任务,按照培训对象全覆盖的要求,制定基本培训方案,优化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等班次设置,确保承担任务与承载能力相适应。针对乡科级干部班、企事业领导人员班和年轻干部班不同学员群体,精准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差异化培训,体现分类施教。为确保讲全讲准讲深讲透党的创新理论,除安排讲授式课程外,还针对不同对象开设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电化教学等特色课程,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互动助成长。通过县领导与学员面对面座谈,业务部门与学员现场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春季主体班期间,县委书记等4名县委领导及县法院等12家单位到党校作形势报告。通过组织学员开展分组讨论、结构化研讨、党性交流、学员讲坛等多主题、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活动,促进学员碰撞思想、开拓思路、提升能力。
建强师资队伍,夯实基础支撑。县级党校抓实基本培训,在诸多要素保障中,关键要靠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作支撑。通过改革用人制度,在不改变党校参公性质的前提下,实行一部分编制用于参公人员登记、一部分编制用于专职教师落编的“双轨制”,适度提高专职教师在人员队伍结构中的比重,从而保证教师队伍“基本盘”的稳定。持续优化激励机制,聚焦党校主责主业,坚持目标和结果导向,出台办法,完善机制,加大岗位责任目标绩效考核力度,督促教职员工提高智力劳动产出效益,有效解决“多讲少讲一个样、讲好讲差一个样”的问题。实施青年干部成长工程,把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心放在年轻教师上,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严管与厚爱结合、培养与使用交融,引导教师明目标定方向,制定职业“规划图”。给教师架梯子搭平台,打通成长“快车道”。给教师交任务压担子,磨砺担当“硬肩膀”。目前,党校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和履职能力大有改观,争先进位、竞进提质的氛围渐趋形成。
(作者系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柯银旺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