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交流研讨发言:守住自己的那口“井”
按照党纪学习教育安排,持续用好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形式,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的警示教育,使我深受警醒,获益匪浅。下面,结合近期的感想收获,结合实际工作,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提醒自己,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和政治纪律来坚持。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把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不触红线、坚守底线作为长期坚持的必修课,坚决筑牢自身防腐拒变防线。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手下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以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假如心生贪念,守着自己的“井水”还不满足,偏要惦记着“河”里的,甚至“江”里的、“海”里的水,一旦东窗事发,不仅“河”里、“江”里的水不保,就连自己那口井的“井水”也难保。可是人活在世上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关系网,要怎样才能守住自己的那口“井”呢?
首先,要慎微慎独。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谓“小事”,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作风的腐化正是他们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崩溃的突破口。因此生活中的“小事”忽视不得、
博弈色彩,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再次,常想立身之本。守本分是立身之本。对党员干部来说,有本事和守本分好比鸟之两翼、车之轮胎,缺一不可。只有心地纯洁,公正无私,才能做到襟怀坦荡、光明磊落,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为清”。为政清廉是对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在新的时期里,要守好自己的那口“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无欲则刚。古人曾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大祸,莫大于不知足。”人有七情六欲,党员干部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在个人欲望上一定要严加克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二是谨守防线。俗话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荣誉、金钱、利益、美色等各种诱惑面前,千万不能动心,一定要谨慎对待“社交圈”和“生活圈”,仔细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社会账”“家庭账”,加强自我约束。三是安于清贫。人在逆境时,往往比较谨慎小心,因而也会平安无恙。而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骄傲、出问题。愈是在个人成长、进步顺利之时,愈要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清正廉洁之人、安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