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才工作综述材料
从乡村振兴一线到经济繁荣主战场,从科技创新前沿到高质量发展实践,处处闪耀着人才的身影,处处凝结着人才的智慧和汗水。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
2023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求贤若渴之心引才聚才,以夯基垒台之举育才强才,以筑巢引凤之策爱才留才,让x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激荡不竭的澎湃动能。
扛牢政治责任
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2023年,我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全市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
为确保全年工作抓得准、落得实,年初精心组织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为全市人才工作定调布局。除此,科学编制《x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明确x大重点领域x个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措施,构建起以规划为主体、以“六雁”工程为支撑的“x+N”人才政策体系;制定市委、市政府领导联系包抓重点人才队伍建设责任制,通过靠实包抓责任、明确包抓内容、细化包抓举措,让人才队伍建设有机制、发展有抓手、提升有措施,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合力。
工作措施越细,发力才能越准。
一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人才工作服务支撑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提升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效能研究等专题调研,全面掌握工作实际,精心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扎实推动调研成果落实落细。
与此同时,围绕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定出台了《x市人才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结合平时考核、年终绩效考核、述职评议情况对2023年度县(市、区)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推动各级各方面全面做好人才工作,不断提高党管人才工作的质效和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
激活服务发展新动能
2023年x月,由市委常委、副市长x带队,市上组织、科技、工信等部门及x家科技型企业“组团”赴x,先后深入x大学、x集团的x多个考察点进行考察学习,推介招商引资项目,帮助企业成功签约了一批项目,推进了产学研联盟建设,推介了招商引资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是我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的一个典型缩影。
去年,我市高度重视“双招双引”工作,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和人才需求,科学编制急需紧缺人才专业目录,采取用人单位自主引进、集中赴外实地引进、招商引资结合引进等多种形式,依托驻外人才工作站“组团式”开展“双招双引”活动。
——在x图书馆召开x在x优秀人才恳谈会,建立人才沟通联系机制;
——与x大学、x大学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在市委人才办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
——引进现代农业、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各类人才x多名,柔性引进国医大师王自立,全国名中医陈宝贵等一批知名专家,支持市中医医院等单位建立专家工作站x家,给予x家年度优秀科技专家工作站补助经费,大力支持开展课题研究和人才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改革创新工作也取得一定成效。去年,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破格聘用获得全国诗词大会亚军的农民工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在打通人才进入企事业单位渠道方面进行有益尝试。此外,创新开展农民评聘职称活动,先后有x名农民取得职称证书,有力提振了基层群众的发展信心。
强化支撑作用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来栖。
立足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对人才的吸附集聚作用,我市积极搭建成就人才事业的“大舞台”。
x.x.x行动,激励科技人才竞相“献智”,全市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较上年度提高x.x%,高新技术企业达到x家,增长x.x%,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x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战略联盟x个、众创空间x个。
x.x.x名雁、群雁、归雁、家雁、雏雁”等“六雁”工程,努力打造群贤毕至、成列而飞的x人才队伍雁阵格局。x县“归雁”工程引导x.x万名在外人才入库、回乡投资创业,落地项目x项x.x亿元。
全面推进“一重点产业一人才工程”,立项市级人才项目x个,列支项目经费x万元,采取“市级示范培训+县区重点培训+乡村兜底培训”方式,以县(市、区)为主就近开展相关产业人才培训,组建专家科技服务团指导产业发展,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推进重点帮扶县“组团式”人才帮扶,帮助受扶学校、医院建立帮扶工作站,为科技特派团落实x万元工作经费支持开展工作,帮扶成效取得明显提升。
发挥博士服务团成员作用,紧密对接派出单位,积极洽谈设立博士服务站,投资x亿多元的风电整机制造、精饲料加工等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本土人才是支撑地方发展的重要资源。
在抓好人才引进的同时,我市不忘对本土人才进行挖掘和培养。去年,我市先后选派x名乡村干部、种植大户等参加省级乡村振兴人才培训,选派x多名科技特派员常年深入基层服务乡村振兴,帮助基层一线乡土人才提升能力素质。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扎根广袤田野、奋力担当作为,以丰富的经验和实用的技能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做优服务保障
涵养人才发展新生态
留人重在留心。
一年来,我市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生态,高度重视人才需求,切实帮助解决“关键小事”,让“千里马”于斯为盛,尽情驰骋。
——强化政治引领和关心关爱,积极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开展“四必访、五必帮”活动,将日常联系和节日慰问结合起来,做到走近人才、帮联人才,举办全市高层次专家国情研修、青年科技人才等专题培训班,把党的关怀送到专家人才的心坎上,把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带到日常工作中。
——实施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政策,全力支持甘肃医学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省属高校省市共建和地校合作,建立联系反馈和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及时沟通和提供有关情况,实现共建共赢。
——持续加大人才资金保障力度,建立工作专项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市级经费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达到千万元。
——对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硕士研究生和“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副高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等及时落实补贴x多万元。
——为专家人才开展“店小二式”精心服务,认真落实修订后的“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帮助符合条件的x多名专家申领服务卡,在医疗、旅游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为第x批博士服务团成员、来平招商引资专家团队等做好服务保障,提供人才公寓和生活必备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