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三注重三突出”助推干部教育培训赋能增效
近年来,县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在提高干部政治站位、能力素质、党性修养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多样性,着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能力过硬的干部队伍,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注重政治导向,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一是注重政治理论培训。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制定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首课、主课、必修课,通过采取脱产培训、专题研讨、辅导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全县党员干部培训到位。二是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建立课程联合开发机制,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备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重要课程,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系列高质量政治理论课程。同时分类建立十多个红色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传统文化等现场教学点,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三是注重党性教育培训。印发《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加强全县年轻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政策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充分用好x烈士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实地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红色影片、重温入党誓词等,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二、注重考核管理,突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一是严格培训管
干部200余人;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培训优秀科级干部50名;同时紧抓东西部协作契机,采取“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到厦门举办乡村振兴基层卫生健康管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等2期;结合“请进来”,外请教师上课5次。二是聚焦培训内容适用性。采用集中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强化年轻干部培训。近年来,选派11名年轻干部到市直部门挂职锻炼。同时联合县纪委县监委、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住建局等职能部门,面向党校教师、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重点对象组建师资队伍24人,采取理论宣讲、说课、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方式开展岗位大练兵。三是聚焦培训方式的多样性。把丰富培训形式作为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一环和关键因素,采取“案例式”“研讨式”“答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运用“集中+研讨”“课堂+现场”“理论+实操”等方式,最大限度调动授课老师和参训学员的积极性,切实让干部教育“活”起来。创新举办4期“百名支书进机关”精准提能培训班,突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个“关键少数”,着力提升村(社区)干部为民服务综合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