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主题经验交流材料汇编(4篇)
目录
1.“千万工程”的xx实践与亲历感想 2
2.“千万工程”的xx“三重奏” 8
3.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14
4.以“千万工程”为引领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20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村级缺乏稳定的财力保障,许多村的道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性、共享性差,村庄普遍存在路面不硬、四周不绿、路灯不亮、垃圾乱倒、污水乱排、河水不清、电线乱拉、管道乱铺等乱象,社区服务功能更是落后。
农民共建观念滞后。改革开放后,家庭承包经营强化了农民的市场主体意识,但资源的共享意识、基础设施的共建意识有所淡化,参与热情程度不高。不少农民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淡薄。有人称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政府指导服务滞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级政府把大量的精力、财力投入到城镇建设上,对农村建设厚此薄彼。农村建设滞后现象,不仅造成城乡两极分化趋势不断加剧,也愈加凸显改变农村面貌、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紧迫性。
为此,xx的决策者们越来越关注农村建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农村建设。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农村兴,才能城镇兴;只有农民富,才能全市共同富裕;只有解决农村问题,才能实现城乡统筹,互促共进,协调发展;也只有农村稳,才能全局稳。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xx在农村推进“村村通公路”“道路硬化”“卫生改厕”。
二、“千万工程”实施后给xx农村带来的变化
xxxx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农村实施“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后,xx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狠抓落实,作出了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的决定。xxxx年下半年开始至xxxx年的三年里,全市累计投入资金近xx亿元,完成整治村xxx个,建成“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xx个,创xx市级以上示范村xx个,其中省级示范村xx个,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村庄整治建设先进县市。从xxxx年开始,xx创新实施“村村新”工程,即计划用xx~xx年时间全面实施“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村容村貌新,管理方式新”的“村村新”工程,努力把农村做新、经济做强、城市做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主动参与合力共建的共同行动,从而与时俱进深化“千万工程”的内涵外延。立足市情农情,xx实施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村村新”工程,一是坚持规划先导。缩并自然村、改造空心村、撤并小型村、整合城中村和园中村(工业园),建设中心村,盘活存量土地,整合集约资源,村容得改善,城区增面貌,政府得形象,干部得民心,百姓得实惠。二是坚持分步实施。制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形成推势,取得实效。三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强集约集聚,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功能辐射延伸到农村,使农村农民也像城镇社区一样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推动“千万工程”迭代升级。
“千万工程”使xx农村面貌出现了“五个变化”。一是使集体经济薄弱的穷村变成了富村;二是使众多只有几十户的分散小村变成了规模大村;三是使没有工业、没有现代农业园区的弱村变成了工业园区化、农业集约化的强村;四是使居住分散、土地插花、交通不便、基础设施配套性共享性差的落后村变成了住房别墅化(或现代化)、田地格子化、基础设配套的先进村;五是环境的改变,促使农民生活习惯也变好了。
三、“千万工程”在xx的创新实践模式
“千万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在“千万工程”实践中,xx在全省率先探索总结出中心村建设“四区分离、四进社区、七化一平安建设”的基本路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建筑风格”,使农村农民一代人建房几代人不落后,避免“建了拆、拆了建、建了拆”周期短、损失大的状况。在“千万工程”实践中,xx探索总结出了“拆迁新建型、合并组建型、移民迁建型、整理改建型、保护复建型、整治改进型”六种村庄整治建设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一套“户集村收镇(街道)运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四级联动洁化整治体系,促进乡村垃圾日积日清,净化农村环境整洁;在xx市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和探索,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机制,积极试点探索农村污水生态化净化治理工程;首创“渔家乐”“民宿”农旅结合,促进渔民增收、渔区繁荣,带来生机和活力。
与此同时,倡导开展“百企联百村结对新农村活动”,涌现出“xx明华齿轮”“xx豪情房产”等“以工补农”典型,以及社会力量帮扶、致富能人回报家乡参与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等。这些都是“千万工程”的创新探索实践的成果,更是xx市委、市政府把“千万工程”当作重中之重,财政以奖代补、政策激励驱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
四、“千万工程”实施xx年来的感想
xx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村村新”工程在推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基础工程”的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中发挥了“龙头工程”作用,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中发挥了“生态工程”的作用,在推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建立中发挥了“民心工程”的作用。“千万工程”加速了xx中心村建设社区化服务步伐,促使原来农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宅旁臭水沟,垃圾满地堆”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在xx大地上呈现出“居者有新舍,村庄有新容,环境有新貌,城乡有‘新型’”日新月异的新面貌,一个“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新,村容村貌新,管理方式新”的“村村新”格局不断形成。
“千万工程”实施xx年来,xx市通过精心组织、有序部署、政策激励、层级考核、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分步推进,坚持党政主导、乡村主体、农民参与、企业结对、部门共建,把新农村整治建设的点定到哪里,整合部门和社会资源力量就跟到哪里,形成合力共建新农村整治建设的新局面。xx充分发挥“民资、民智、民力”的“三民”结合搞新农村建设,把群众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发动起来、把村镇干部的责任意识调动起来,一个村带动了周边村,极大地调动了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的主体热情,改变了xx农村的整体面貌,使城乡一体均衡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共享性不断提升,使成片连线的村庄实现了“村庄美化、集体富强、村民富裕、班子坚强”。
回顾“千万工程”在xx的xx年实践,经历了从“村村通”到“村村新”,再到正在实施的全域改造工程建设、率先实现“村村强”的大跨越过程,真可谓“政府树形象,城乡新美强,共富小康村,百姓得实惠”。
“千万工程”的xx“三重奏”
x月xx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xx第一站来到xx村。得益于xxxx年xx省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xx村逐渐从“自己都嫌弃的穷山村”蝶变为“城里人也向往的美丽乡村”。
如果把视线拉回到二十年前的xx,xx村不会坚定写下“下姜村,梦开始的地方”;xx村不会料到能入选首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xx村的百姓不会相信“空气也能卖钱”;xx市xx县xx村人肯定没想到“城里会羡慕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