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区域中心工作推进基层党校基本培训
基层党校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条例》《规划》),须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站在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聚焦区域中心工作,制定既立足长远又契合区域现实发展需要的培训计划,切实培养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干部队伍。
围绕主题主线,彰显办学特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优化教学布局、强化政治训练,以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以及履职能力提升为重点,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干部素质和能力。聚焦区域中心工作,靶向发力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围绕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制定完善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强化政治训练,彰显时代特色。构建全链条党性教育模式,全方位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全要素统筹党性教育的区域资源,全过程压实党性教育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已在全区遴选出45个教学基地,用于党员干部政治训练。
坚持因地制宜,深化教学改革。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尊重教学规律,把握党校系统之间、教学和实践之间、教研咨之间的关系,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推动高标准办学。不同层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等都不相同,但是,具有相同的目标、核心任务,要准确把握党校系统中各级党校的办学特色,互相借鉴经验,通过多向对比、深入调研、主动引进、盘活资源,更好地推动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把握教学和实践关系。基层工作是基层党校教学的源头活水,能够让课程更加接地气、生动灵活,而这些课程又能在理论提升的基础上,更好地指导基层实践。建立形成案例课开发机制,让学员将基层案例带到党校,由教师组建团队深入调研,进行精品课开发。其中,情景式案例课程《城市基层治理中的协商治理之路》获得北京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六届精品课一等奖,并将开发成熟的课程以案例课的方式用到干部教育培训中,拓展了学员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相长。把握教研咨之间的关系。创新教学形式,促进教研咨一体化,要求学员“带着最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来,带着本地区本部门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带着典型案例或提出对推动东城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来”,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学习内容。组建教师牵头、干部协作的咨政小组,以问引研、以研咨政,形成调研报告,通过党校内参《校院智库建议》报区委区政府。
强化因材施教,落实基本培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基层党校教育培训在干部成长成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坚持因材施教,落实基本培训。坚持分层分类与全面覆盖相统一。认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把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同时,加强师资、课程、教材建设和经费投入,为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提供充分保障。合理安排培训班次,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精心选配优秀师资,确保参训干部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坚持教学相长与学学相长相结合。聚焦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教与学两个环节,坚持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综合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当前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特点和需求,不断提升教学质效。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锻炼相衔接,促进干部成长,全面提升干部能力。加强与组织部门的沟通,将干部教育培训与组织部门的用人需求结合起来,明晰各班次的培养目标、任务和人员特点,切实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并为组织部门及时了解党校教育培训的最新动态,发现优秀人才,促进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
段淑娟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