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共同缔造,推进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党建引领、以共同缔造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治理效能,为加快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三个优势转化”贡献社会工作力量。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强基层治理“主心骨”。市委坚决扛起政治担当,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充分体现党的政治领导力、组织凝聚力、行动感召力。突出党的领导。在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完善市委“两新”工委工作运行机制,统筹各部门政策资源和工作力量,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突出强基固本。建立“街道(乡镇)党(工)委—社区(村)党委(总支)—楼栋(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体系;推动群团组织向社区(村)扎根、向小区(村湾)延伸。突出“两个覆盖”。成立行业党委118个,建立“两新”党组织9202个;依托30个集聚区综合党委、10个产业链综合党委,实施“党建引领、融合赋能”行动,做强产业链、集聚区功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坚持大抓基层导向,筑牢基层善治“基本盘”。市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优化权责清单,推动资源下沉,固化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市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搭建平台听民意。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建立半月谈、村湾夜话等平台3000余个,推行社区、物业公司和业委会“三方联动”机制,搭建群众议事协商平台,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共谋民事。办好实事惠民生。组织发动1899个单位、15.6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认岗认事认亲”,办理绿色驿站、共享书屋等实事项目1762个;聚焦人居环境改善,推动解决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标准化菜场建设、老旧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等共性问题,建成农村寄递物流站点1800余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强驿站解民忧。规范建设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3330个,延伸建设党群服务驿站2438个,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零距离”服务;建成990个户外工作者驿站,让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可就近就便享受换电休息、取暖纳凉、喝水热饭等7项免费服务;依托“江城小蜜蜂”小程序,健全积分激励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将“治理变量”培育为“治理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