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员工作心得:走好实干之路 建设和美乡村
我叫*,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少年,2023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英庄村,以驻村干部的身份回到农村、深入基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坚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驻村以来,我牢记初心使命,履行好“一宣六帮”的工作职责,真蹲实驻、真抓实干,以满腔热血投入到村级发展事业中,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勤学笃行,深入开展走访宣讲。初到x村,为更好地了解村情民意,我主动联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开展走寨入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足迹遍布村里的每家每户。田间地头,我们与群众贴心交谈,拉家常、问冷暖,每一户家庭情况我都认真记录,民情日志越写越厚,对村里面的情况也愈发了解。乡村振兴、思想先行,我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乡村振兴政策,努力讲好新时代中国乡村故事。为让政策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人气”,我积极向基层干部学经验、向农村党员讨办法,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通过开展“小组会”“院坝会”“堂屋会”,用小板凳代替大讲台,贴近实际讲政策,贴近需求做工作。截至目前,开展面对面宣讲200多次,让党的声音既入耳又入心,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在群众中口耳相传、落地生根。
二、强基固本,不断夯实组织建设。“富不富,看支部,强不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时为解决产业基础设施问题,向政府申报村班鸠井组3公里产业路项目,辐射田土面积200多亩,有效改善耕作条件,为x村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躬耕实践,全力为群众办实事。群众之事无小事,细微之处显真情。我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躬身实干,听民声、察民情、办实事、解难题,全力办好群众期盼的“心头事”,当好群众“知心人”,确保群众困难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坨里组一位视力障碍的村民得了急病,我知晓后立即乘车送他到县人民医院就医,其间多次到医院看望照顾他,直至出院接他回家。沟里组一位群众残疾证即将到期时,我主动到镇上为他办理手续。平时走访时,我经常去看望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他们买点生活用品,送去温暖与关怀。为村里的老人进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生存认证56人,保障辖区老年人按时领取养老保险金,为在外务工人员申报就业交通补贴15人次共7500元,为在校学生申报“雨露计划”2人等等,确保惠民利民政策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向省建行申请资金60万元用于解决x至x村“连心桥”项目后续建设,极大地便利了群众出行。为提升村容村貌,深化文明创建,我带头参与到环境整治活动中来,与大家一起清垃圾、提村颜……截至目前,共开展办实事活动40余次,为群众办理实事90余件。切实把一句句“民声”问题,落实为一件件“民生”好事,x村面貌焕然一新,以真心付出赢得了全体村民的赞誉与肯定。
接下来,我会继续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和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用行动彰显担当,以实干凸显情怀,扎扎实实走好“驻村路”,用青春描绘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