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区委在市团委“两企三新”团建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团区委锚定“青年在哪里、共青团就到哪里”的工作目标,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全国试点为契机,探索实施“两企三新”团组织建设“三聚”工作机制,推动建成“两企三新”团组织344个、覆盖青年3000余人,推动形成分类指导、分级引导、分门辅导、分层督导、分项疏导的工作闭环,全面促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一、党团组织“聚力”,激扬“两企三新”青春担当(一)党建引领,把牢联动联建“标准”。区委将党建带团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和巡查监督重要内容,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扎实开展“党建带团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五带一加强”工作的通知》《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等指导文件5份,每年专设团组织“推优入党”名额10人(“两企三新”团员青年名额占50%以上),每季度召开党建带团建工作推进会、碰头会,每月研究调度“两企三新”团建工作要点,架构形成“建、联、评、用”工作机制,理顺各级团组织关系、健全各类团组织形态,切实让党建带团建“建”在根本处、“带”在关键时。(二)党团引育,把稳共促共建“标线”。探索实施组织建设“双融双促”、队伍建设“双推双培”、阵地建设“双通双用”等举措,对已建立党组织且具备建团条件的“两企三新”,依托组织部门加大团建工作力度,及时建立团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企三新”,
“两企三新”交流平台,先后邀请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局等部门开好送政策“坝坝会”,特约电子科技大学、x农商银行等高校国企机构摆好送资源“龙门阵”,年均开展“创新创业青年沙龙”等交流活动80余次,特别瞄准区内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都市旅游等主导产业,打造“云上对接会”“城市会客厅”“青春路演室”等产业对口协作直通车,引导科创、文创、青创企业和青年联通供需“上下游”、融入城区“产业链”,促成企业“联姻”20余次,真正以组织功能营造青年共创、共享、共赢的优质生态圈。(三)树“榜样”、促“成长”。指导“两企三新”团组织主动融入区域化团建,择优选拔20名行业系统青年到区街两级团(工)委实践学习,探索创新“两企三新”团建组织关系不松散、日常管理不松懈、纪律约束不松垮、作用发挥不松劲的“四不”工作机制,推广实行“两企三新”团员青年亮旗帜、亮规矩、亮身份、亮形象的“四亮”工作模式,分类开展认领一批青年诉求、打造一个团建阵地、完成一篇课题报告等特色活动,部分研究成果被团中央、团省委采纳推广,涌现出一批省市“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等先进,真正以组织培养激励“两企三新”团员青年茁壮成长,挑起大梁。三、品牌活动“聚势”,激昂“两企三新”青春风采(一)做优创业服务“青春圆梦”品牌。积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探索建立团区委全面统筹、“两企三新”团组织为主体、成渝青创企业为主力的全国首个环成渝青年协同创新中心,突出塑造培育青年企业、强化产业对接、引导项目落地、自给自足运行等功能特点,架构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用、创新共驱、项目共商、经济共促、就业共担、服务共享、青年共兴的团属阵地自我造血、市场运营新模式,去年累计帮助青创企业和青年群体牵手项目43个,推荐就业600余人,磋商投资5200万元。(二)做强志愿服务“青春礼赞”品牌。充分激发“两企三新”青年志愿者力量,创新“一体化枢纽型融入式”大群团工作模式,打造线上加线下一体的“x群英荟”志愿服务品牌,集成推出1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累计注册志愿者4万余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500个,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爱x·迎大运”等志愿服务2000余场,志愿服务时长超5万小时,“万人坚守护河岗”等多个项目获评全国全省奖项。(三)做强公共服务“青春感知”品牌。指导“两企三新”团组织打造园区、企业、街区青年之家45个,营造“最潮流·339”“最x·香香巷”“最时尚·万象城”“最工业风·完美文创公园”等公园城市体验场景,推出集生产、生活、机会、服务、美学于一体的100个青年服务项目,组织开展思想引领、创新创业、城市融入等活动近千场,连点成面塑造形成“两企三新”团组织联系团员青年的丰富载体,努力让每一位青年在x找到幸福坐标和价值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