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改革精气神 争当发展排头兵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坚持抓干部就是为了抓发展,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为标准,自觉涵养大我、忘我、无我三种境界,不断提振锐意改革的精气神,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胸怀“大我”,坚定理想信念。要有“守初心、立大志、谋长远”的格局。滨城区作为滨州市主城区,是正在建设的京沪高铁二线、济滨高铁的交汇枢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势明显。为发挥好这一优势,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须心系“国之大者”,用长远眼光把握改革的目标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有“顾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谋略。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从一地一域、一时一事中跳出来,认清大势、看清局势、善于乘势,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扎实做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要有“挑大梁、勇争先、立新功”的担当。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更须将改革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立足中心城区,辐射市域发展,高水平交出经济、生态、民生、安全、党建“五张答卷”,勇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当先锋、做标兵。
奋斗“忘我”,发扬斗争精神。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闯”的精神推动变革。进一步变革服务模式,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擦亮“滨周到·城心办”品牌,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进一步变革转型路径,推动工业企业“智改数转”,用创新提升投资效益。进一步变革治理效能,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推出走在前列的改革经验。用“创”的劲头推动创新。擦亮生态底色,有序推进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三大改造”,抓实治水、治气、治乱“三项重点”,让市民生活舒心、居住安心、创业顺心。增进民生福祉,统筹推进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放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成效,抓实“心安城市”建设。打造品牌特色,实施“金镰刀·共富”“头雁领航”工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百联工程”“共富合伙人”行动,探索具有滨城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靠“干”的作风推动发展。推动“工业强区、产业富区”,筑牢发展根基。推动高新区认定和化工园区建设工作,打通发展堵点。推动片区功能跃升、要素集聚、辐射带动,提升城市能级。
功成“无我”,践行使命担当。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既要善出“功成”之力,甘于做铺垫之事、抓未成之事,既重显绩又重潜绩,让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好事惠及民生;又要不求“功成”之誉,时刻保持清醒、强化纪律规矩、守牢红线底线,专心、专注、专业跑好手中这一棒,甘当成功的基石。增强抗腐拒变“免疫力”。坚持党建统领,将党建有机融入发展、融入服务、融入治理、融入民生,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摒弃工作中的小算盘、小聪明,在自警自省中正心明德、在大是大非上坚定立场、在小事小节中严以修身。强化过程管控“监督力”。紧抓全省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契机,把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融入好、落实好,加强对关键人群、重点领域的监督,注重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将监督触角延伸到“八小时”之外,切实增强自我约束的意识。用好严管厚爱“组合拳”。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坚持尽职免责、失职追责,让干部获得正向激励,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委书记)
单纪亮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