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社区工作者培养管理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帮助新任社区工作者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增强能力素质,近年来,**县印发《**县城市社区工作者培养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思想教育、作风建设、业务提能等重要内容,创新建立“导师帮带”制度,聚焦“谁来帮、帮什么、如何帮、帮得好”四方面,切实增强新任社区工作者履职尽责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全面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
聚焦“谁来帮”,靶向对标选良师。**县以10个城市社区为单位,定期对新录用的社区工作者能力进行分析研判,找准社区工作者优势特长和短板弱项,差异化制定补齐短板、精进所长的具体举措,将综合素质较弱、履职能力不强的人员纳入“帮带对象库”,采取“1对1”或“1对多”的方式选配导师。结合帮带对象差异化需求,采取“个人填报+社区推荐”相结合方式,把党工委领导干部、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业务骨干等纳入“导师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管理、按需调配。通过“选导师+导师选”双向选择,精准搭建帮带对子,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因岗位变动等原因无法继续开展帮带工作的帮带对子和帮带成效不明显的帮带导师及时进行调整。截至目前,共组织44名社区“行
带领学员亲自上门,解决邻里问题,提升学员处理实务能力;组织学员参与导师牵头的充电桩安装、便民服务大厅窗口业务受理、为民帮办代办等工作,让学员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老带新”行动40余次,不断提升学员业务工作能力。导师带领学员累计完成充电桩安装600余个,办理便民服务业务80余件,切实提升新任社区工作者的本领能力。
聚焦“帮得好”,动态监管促规范。**县实施常态化跟踪培养管理,建立导师帮带职责清单、任务清单:即明确1个帮带目标、签订1个帮带承诺、做好1项亮点工作、开展1次现场指导、进行1次谈心谈话、撰写1份帮带总结的“六个一”帮带任务。建立双向考评激励机制,由社区党工委定期检验成果,每季度组织帮带双方进行互评,了解帮带双方的满意度、帮带机制的有效度,并根据意见建议及时优化“传帮带”方案,同步将结果运用到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等工作中。截至目前,44名帮带学员已进行工作汇报2次,并完成今年第二季度评估工作。对2名帮带成效不显著的学员进行了动态调整帮带,切实让新任社区工作者少走弯路、加快成长。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