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政治机关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20日至26日,在总队、支队党委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总队在x大学举办的支队级干部及政治机关干部培训班。x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子心中的珠穆朗玛峰,只敢远远眺望,却没有机会能够真正走近他、登上他。能在这所百年名校近距离聆听众多名师学者的讲课,目睹他们的风采,让我倍感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课程虽紧凑,但内容却丰富。下面我将从培训安排的感受、学习之后的体会、今后工作的启发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博学笃行,引人入胜的教与学
我们就收到了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来的培训手册,内容涵盖应急管理、政治工作、国际形势、信息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授课老师也都是各业务领域的翘楚专家、大腕大咖,像x教授、x副主任,在网络学院上就已经听过他们的课程;x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解析的《资治通鉴》目前已是一书难求;疏学明副教授与薛澜教授同属一个教研开发团队,曾就公共安全问题三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授课。强大的授课团队与紧凑的课程安排让我们一开始就感受到了x人满满的诚意。
(一)沉浸式教学,严肃认真,点滴开始。在x校园内,听一堂讲座,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以前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然而真正几堂课下来,才真正感觉到有点“吃不消”。首先是独立的思辨
在这里,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识,却在用不同的角度进行着理解和分析。x中教授巧妙运用板块逻辑理论详细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间轴、座标系、代际划分、理论版本等方式深入浅出的讲授了我们党各个时期理论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成型,尤其是采用渐进对比方式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部分专有名词的沿革和变迁,让人耳目一新。x教授从风险模型的搭建和智能算法的引入着手,详细论述了城市风险的感知、研判、管控和治理体系,其提出的“火灾风险分析必须基于实验和严格的数据统计分析,必须基于科学严谨的分析精神,坚决不能出现拍脑袋凭经验推导的错误做法”让人振聋发聩,其推崇的“保险兜底+托管服务”的消防管理方式也让人充满了期望。x大学x老师从x校园的风物出发、细数百年发展历程、详述x与云南的8年渊源,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梁思成、林徽因、钱钟书、杨绛、钱伟长、华罗庚等一个个学术泰斗依次向我们走来,历久弥坚的x精神跃然纸上。同样令人难忘的还有张亚、颜峻、佟瑞鹏等教授的课程,各种新观点、新视角、新思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10位专家教授,从国际关系到政治文明,从安全治理到应急体系建设,从当前形势分析到未来前景的展望,理论沿革和知识创新都在课堂上娓娓道来,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一次知识的洗礼和视听盛宴。
(三)实践化学习,身临其境,融入其中。在开训典礼上,商小华主任说:“x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更在实践中,不仅在书本上,更在x大学每一个风物、建筑、雕塑的体验和感知中”。因此,在x二校门,我真实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学府的历史变迁。在x学堂和大礼堂,我找到了这所学校最初的源头、历史的记录人和承载者,他就像“活化石”一样,安静的躺在那里,记录着过往的屈辱和现在的辉煌。在x大学西操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标语鲜艳而醒目,x大学特有的体育精神喷薄而出,让人依稀看到了100年前马约翰先生带着学生们清晨出操、日落长跑的身影。在“荷塘月色”旁走过,朱自清先生的那篇散文一字一句在脑海中闪过,画面瞬间像是回到了96年前,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风骨清晰的出现在眼前。还有工字厅、古月堂、水木x、晗亭等,无不向我们平静的述说着往昔的历史和时代变迁。正如x主任所说的那样“当有一天你离开x,忘记了在课堂上所学过的具体知识,这时学校留在你身上的,才是学校给你的东西”。我想这应该就是x大学给他的每一名学生所特有的东西-精神、文化和传承。
(四)全方位保障,用心用情,注重细节。此次培训,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热情周到、专业细致的安排和准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到吃、住、行的安排衔接,小到书包、校徽、座次卡的摆放,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充分准备。尤其是《学员课程讲义》的编排,从学员守则、晨读资料、日程安排到课程讲义,完全实现了培训“一本通”,甚至对应课程还预留了记录笔记的空间,足见其用心之细。尤其是培训课程结束的当天下午,学院迅速的组织了一个高质量的结业典礼,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培训中记录的点点滴滴,让人不禁泪目并感慨学时苦短。同时为每一名学员依次颁发结业证书并拍照留念,为整个培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x大学“行胜于言”的校风也在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知行合一,耐人寻味的思与量
(一)自强不息,让我真正体会了什么是“终身学习”。这次培训中,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首先是教室门口的班级管理电子屏上,除了我们这个70人的培训班,还有等5个进修班共计260余人同时开课学习,每到中午食堂就餐时,餐厅里往往是高朋满座,一派热闹景象。
(二)厚德载物,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包容万物”。x虽经百年历程,至今仍能屹立于国内学术教育界之巅,与其心胸宽广、包容万物、和而不同的特殊教学理念不无关系,与北大的激昂、奋进、时刻立于潮头的风格不同,x始终秉持和谐为美、宽厚为德的品质,既有风骨与志气,更有风度与雅量,这既是一种豁达与包容,更是一种文化自强和自信。大学如此,为人也该如此,人立于世,首先要学会尊重人,包容人,善以待人,宽以待人,只有凝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能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同样在一个单位,我们也要学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既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更要允许和而不同,只有这样一个单位才健康、和谐发展。
三、学以致用,发人深省的学与做
(一)作为管理者,要有“着眼全局”的视野格局。古语说得好: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X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和“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我们消防工作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工作思考上,必须要“跳出消防看消防”,要敢于从更高的层次去把握去思考,面对当前制约消防工作发展的诸多问题,不管是我们的综合监管,还是重点单位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不管是信息化建设、还是消防安全文化宣传,只有主动靠上去、融进去,放到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发展中去把握,才会有生命力和号召力,否则闭门造车只会导致固步自封和抱残守缺。而要打开视野格局首先就是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充分的信息,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和纸上谈兵。
(二)作为实践者,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理念。我们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5天的学习时间不短,但我们终究只是x校园的一群过客,始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岗位,回到现实工作当中,不可能永远生活在x的幻境里。回到石林,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我想跟广大指战员作一次学习分享,把自己在x学习的所思所想与大家做一个交流,让大家也能一起感受x的精神和品格。其次我想和班子成员做一次座谈,把此次学习到的防火、政工、队伍管理、信息化建设、智慧消防等课程的创新理论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汇报,共同结合石林县辖区实际,寻找能够指导大队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点。第三是抽时间把5天来学过的课件讲义再学一遍,尝试从中借鉴确定一个课题方向,按照x大学的研学思路完成一篇论文的撰写,真正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第四是把5天来在x拍摄的各类照片制作成一个展示课件,抽时间跟自己的孩子讲一讲x的故事和文化,让他们也能了解x,走近x,也希望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小小种子,今后能够有机会走进x、真正感受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