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观摩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群众需求和基层实际,聚焦“谁来讲”“在哪讲”“讲得好”,科学统筹全区资源力量,注重在宣讲队伍、宣讲阵地、宣讲模式上下功夫,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聚焦“谁来讲”,构建“1+6+46”宣讲队伍。组团抓总,让区级宣讲队伍“强起来”。从全区遴选政治素质高、宣讲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高规格高标准组建区委“走基层”宣讲团,区委“走基层”宣讲团下设“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两新组织”“进网站”等6个区委“走基层”宣讲分团,宣讲工作实现了上下一体、协同高效。拓队扩面,把基层宣讲队伍“建起来”。组建由先进模范人物、致富能手、文艺骨干、非遗传承人等组成的“红色文化宣讲小分队”等46支宣讲队伍,1198名宣讲团成员,宣讲员与群众比达到1:100,实现部门、行业、领域全覆盖。明责提效,推动理论宣讲“实起来”。坚持“调研先行、逐级培训、试讲考核、全程评估”原则,形成“区委宣讲团带头讲、“走基层”宣讲团示范讲、基层宣讲队及宣讲骨干压茬讲”的宣讲格局。建立月提醒制度,6个区委“走基层”宣讲分团,每月上报宣讲计划,确定
播、“云”点单的形式,开展系列“云”宣讲、“云课堂”100余场次。2023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1890余场次,受众逾26万人次,实现了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
聚焦“讲得好”,持续探索“宣讲+”模式。“理论宣讲+红色文化”,让宣讲更有深度。依托奥林匹克大道公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等场所,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文化,积极统筹地域资源,整理先烈事迹、革命故事等内容,把红色课堂打造为宣讲阵地,把红色场馆打造为讲习课堂。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通过诵读红色经典、传唱红色歌曲、聆听革命事迹,在全区掀起“重温红色历程、传播红色文化”的热潮。“理论宣讲+非遗传承”,让宣讲更有厚度。梳理区内“非遗”资源,组建理论宣讲轻骑兵“非遗说”宣讲小分队,吸纳包括丁记藤艺、**志宏京剧团、任家班唢呐等各类“非遗”技艺传承人组建“非遗说”宣讲小分队,讲授非遗技艺的同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累计开展“非遗+宣讲”活动50多场,受众6000余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让宣讲更有温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系统“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模式,广泛收集群众需求,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制定多项宣讲“菜单”,比如,在农村开展健康义诊、农技培训等活动;在企业解读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增强发展信心。同时,特别聚焦“一老一小”,创新开展清洁庭院、义务理发、“小海鸥”假期课堂,既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又真正打通了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广泛地汇聚起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