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
营商环境大会发言材料汇编
2024年2月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德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发言材料汇编
(德州日报,2024年2月20日)
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德城区委书记 张泽中
新的一年,德城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积极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坚持换位思考,做到“如我在诉”。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的诉求当作自己的诉求,千方百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坚持从解决企业“一件事”出发,向优化营商环境“一类事”延伸,做到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发展一个产业。
坚持助企惠企,推动政策上门。激活要素“蓄水池”,一手抓项目审批, 一手抓要素保障,让要素始终跟着项目走。当好金牌“店小二”,“一对一” 对接服务企业,推动总投资306亿元的36个省、市重点项目早建设、快达产。发放政策“大礼包”,常态化送政策上门,让企业应享尽享、免申即享。
坚持精简高效,力促数据赋能。用好“关键一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提速率达98%以上。走实“链网一步”,推动32种证明实时在线开具,75个常用证照在线调用,力争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6万家以上。打通“最后一米”,率先组建“德力帮办”跑腿团,106名专家为109项事项代办跑腿。
坚持阳光操作,促进公平公正。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参与竞争。规范涉企执法,严惩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行为,做到“无处不在、无事不扰”。突出守信践诺,深化诚信德城建设,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坚持高看厚爱,厚植亲商沃土。注重以上率下,县级干部带头践行“亲” “清”新型政商关系,实实在在帮助企业。注重培养锻炼,继续选派优秀企业家到知名企业、高等院校进行深造,着力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注重培树宣传, 积极营造全社会尊企重企爱企浓厚氛围,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热情。
突出“五抓”争创省级民营经济先进县
禹城市委书记 苏兰武
2024年,禹城市将突出“五抓”,全力争创省级民营经济先进县。
抓载体,增强民营经济发展承载力。将“一区十园”进行统一布局,“大高名外”项目进高新区,中小项目进乡镇产业园,解决民营经济项目落地难的问题。在德州高新区建设十大特色产业园,打造百亿级产业园2至3处、百亿产业大道1至2条。10个乡镇产业园与德州高新区“链主”企业结对联动,形成中小企业聚集区。
抓产业,增强民营经济发展集聚力。开展项目竞赛年活动,在已有一个国家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再争创一批省、市级产业集群。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培育种子企业。
抓激励,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吸附力。优化落实激励政策,落地山东未来德州算力中心,力争数字产业增加值增长1倍以上,乡镇园区税收再次翻番,工业税收增长20%以上,新增返乡创业企业、项目100个以上,引进过亿元项目35个以上。
抓科技,增强民营经济发展创新力。实施四突破一清零:一是科技平台新突破。争创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省级创新平台突破100家。二是科技主体新突破。力争高企达到15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家以上。三是科技成果新突破。新增市级以上优秀科技成果10项以上。四是专利申报新突破。
高价值发明专利突破340件。五是营收5000万元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实现清零。
抓环境,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保障力。落实项目落地一张图,依托“禹快办” 执法信息监督平台,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为民营企业发展打造最优环境。
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效力争三年时间产值翻番
乐陵市委书记 王晓勇
2023年,乐陵市GDP增速居全市第一位,获评德州唯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位。今年,乐陵市确定了“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做活流量、做强企业家队伍”的民营经济发展思路,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效,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民营经济产值翻番。
围绕“做优存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不是低端、产业没有落后。我们将以“百项技改、百企转型”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围绕“做大增量”,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培强。聚焦“新风口”,围绕打造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建设星光、晓麦铺两个食品产业园,安井食品、大董烤鸭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投产。聚焦“新业态”,打造共享型高端医药超级工厂, 目前已落户医药企业9家。聚焦“新三样”,落户总投资116亿元的金启航固态电池及产业链项目,投产后3年内可实现产值160亿元。
围绕“做活流量”,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以“乐陵影视城+五星级酒店” 项目为龙头,打造“影视+文旅”顶级IP,让流量、消费、人气充分“活起来”。目前,新建、在建酒店床位数已实现翻番式增长。同时,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无柜台”服务等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围绕“做强队伍”,培育“乐商”企业家精神。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和新生代企业家专题成长计划,积极倡树“敢为人先、乐于奉献、务实上进、抱团发展”的“乐商”精神,全力打造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深挖乡贤经济“后天宝藏”,吸引在外乡贤反哺桑梓、回乡创业。
聚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掀新高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孙洪昌
全市工信系统将按照大会要求,明目标、压责任、优服务、强担当,聚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掀新高潮。
筑牢现有企业“压舱石”,在做大做强上聚焦发力。实施降本增效工程。扎实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继续组织“百企下南洋”,创新实施“中亚百企行”“一带一路行”“千企百展行”等市场拓展行动。实施技改提升工程。启动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引导重点企业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方向,确定“五年目标、三年路径、年度项目”。实施“智改数转”工程。今年我们将推进“三个一”行动,即“一县一中心”,建强数字化转型促进体系, 选准优质服务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