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对下一阶段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决心
今年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守交通安全红线,坚持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扎实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在维护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完善工作机制,协同共治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区政府根据机构改革及时补充调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将在X的省交控集团5家分公司和X省高速公路路政执法总队第十支队,增加为市交安委成员单位,协调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形成多部门合力联动协作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市交安办紧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的重点,先后建立完善了《全市重点车辆交通安全协同治理机制》《全市酒驾醉驾源头预防机制》《恶劣
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明显提升。
(三)狠抓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不断改善。一是提升改造城市道路。各县区政府以城市道路“白改黑”为切入口,紧盯“治堵、治乱、治违”目标,大力改善各类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备,全市道路解堵保通暨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三年来,中心城区共施划各类标志线21.8万平方米,完善各类道路交通安全设施46处、239套,优化提升市区路口智能化交通信号灯62组,增设人行横道灯178个、交通安全提示标志标牌75面。城市道路通行环境显著改善。二是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加大投入,通过完善标志标线、生命防护工程建设、专项治理提升等举措,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农村群众的出行安全。三是全面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坚持部门联合排查、分别建立台账,开展挂牌督办、逐项治理销号,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三年来,共完成部、省、市督办的323处事故多发路段和隐患突出点段治理,治理率100%。对全市3.38万名AB证重点驾驶人、278个“两客一危一货一校”重点运输企业及其3659名驾驶人建立台账,实行常态管理。四是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按照“应划尽划、便民利民”的原则,市、县区交警部门会同城管部门全面排查可增设机动车停车泊位、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的点位,对符合施划停车泊位的地点、路段进行记录上报,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泊位空间利用率。目前,中心城区路面机动车停车泊位达到7139个,非机动车停车区22006个,有效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
(四)依靠科技赋能,交通安全管理不断精准。一是公安交管科技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市、县区政府大力推进交通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基本做到对市县际路口和事故多发点段的可视化监管。目前,全市共建成执法取证设备60处、闯红灯抓拍设备17处、道路区间测速设备5个、联网重点卡口521个、联网重点视频3258个,共享“雪亮工程”城乡主干道路视频3748个,全部接入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二是交通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全市公安交警充分利用交通监控、指挥调度一体化的综合指挥管理平台,对辖区车流、人流较大路段进行实时监控,建成“绿波带”,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班线客运、公交、出租车等数据纳入交通大数据中心,并与路网监测、交通应急指挥同步联网联控,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融合分析,创立交通运输管理服务的新模式。三是推进数字化中队建设。全市在5个中队试点建设了集视频监控、高清卡口、电子警察、交通违法记录、指挥调度、交通信号控制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数字警务室,逐步完善辖区卡口视频建设、交警执法站建设,强化研判和科技应用,精准加强路面管控。
(五)严处违法行为,交管执法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公安交管部门能够把文明执法、提升素质、从严治警摆到突出位置,抓教育提素质,建制度促管理,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的提升队伍的良好形象。各级交管部门在源头管理、路面管控、依法打击、应急处置、事故调处等方面积极推出新举措,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各县区交警部门基本完成了警务功能区建设,安装音视频同步监控设备,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理实施“罚缴分离”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执法办案质效。全面推广使用执法执勤记录仪,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和执法礼仪。坚持“刚柔并济”的执法理念,结合实际,做到严格执法与柔性执法相结合,让执法有法度更有温度。三是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市公安交管部门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采取定点查缉与流动执法、滚动巡逻、精准拦截相结合,近三年来共查纠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36.5万余起,受理各类交通事故案件36093起,及时消除了路面动态风险隐患,实现了整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奋战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认清严峻形势,增强忧患意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一)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市民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机动车违章停车、随意停靠、掉头、抢道行使等不文明交通现象时有发生;摩托车、电动车、残疾人助力车违规载人;行人、三轮车、非机动车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区部分路段以及县镇道路的交通标志、标牌、标线尚未完备。城区部分路段交通信号灯配置不到位、配时不合理。公共停车位较少,六县城区和中心城市停车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路段交通疏导手段滞后,城市过街天桥等设施作用发挥不够,学校、医院、商场、农贸市场周边乱停乱放现象普遍,交通拥堵现象还没有彻底根治。
(三)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改进。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个别部门之间联系配合不紧密,综合执法效果差。个别道路绿化带建设与交通疏导和安全要求不一致,部分路段交通拥堵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镇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镇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有死角,镇村车辆种类较多且安全系数较低,农用车违法载人、无牌无证问题突出,面包车、摩托车、接送学生车辆漏管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城市中大量涌现的老年代步车、电瓶车、助力三轮车没有得到有效监管。
(四)交通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安交通警力不足问题突出,全市公安交通警力共1438名,授衔民警只有292名,警务工作力量远远不足。聘用的辅警和交通协勤人员,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动频繁,队伍稳定性差,对工作保障影响大。个别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工作方法简单,存在以罚代管思维,执法不规范、程序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群众意见较大。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市共办理涉交警部门行政复议案件27件,其中:维持7件,撤销8件,终止10件,维持率仅25.9%。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还需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