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面临三大难题需予重视
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确保村级组织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面临三大难题,亟需解决。
一是村级组织收入渠道单一。部分地区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收入渠道单一,村级组织收入主要为财政补助及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加之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财政困难,上级补助资金也难以到位,导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与其所承担工作的经费需求相比差距较大,村级组织发展压力较大。如,保山市龙陵县龙新乡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来源主要是资产租赁、有偿服务、上级转移支付补助,目前11个村(社区)中只有3个村(社区)有固定房屋租金收入,占比27.27%,其余村(社区)均无固定收入来源。又如,保山市隆阳区东山片区的水寨乡、瓦渡乡,西山片区的瓦马乡、瓦房乡、杨柳乡受地理环境、市场因素影响,资源、资金、资产匮乏,集体土地、房屋出租等固定资产出租出借基本是闲置无人问津。2021年末全区345个村(社区)中10万元以下的还有50个村(社区)。再如,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全乡22个村(社区)村级组织
织基本都是超负荷运转。
三是村级债务负担较重。当前村级债务构成复杂,既有遗留下来的历史债务,也有近年来脱贫攻坚期间新形成的债务,有的还有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借(贷)款、民间借(贷)款、应付未付的工资等不同情况,偿还陈年债务压力大,债务难以消化,不同程度存在“还老账、欠新账”和“拆东墙、补西墙”的情况。如,保山市隆阳区345个村中有193个负债村,约占总村数的55.94%,其中负债在400万元以上的村有2个,占1%;负债在200―400万元的村有10个,占6.22%;负债在100―200万元的村有15个,占7.77%;负债在50―100万元的村有23个,占11.92%;负债在50万元以下的村有143个,占74.09%。又如,保山市龙陵县碧寨乡麦子坪村2016年新建党员活动室2个、总投资30万元,2018年2个党员活动室的附属工程(打围墙,灌溉活动场所)19.5万元,共计49.5万元,除上级补助30万元外,剩余19.5万元仍未结清。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鼓励村集体结合自身优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其他集体经济经营主体,对村集体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优先安排扶持资金和项目。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盘活资源、报团取暖、异地置业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促进村(社区)增收,从根本上解决村(社区)无钱办事的难题。
二是拓宽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渠道。将多项需村(社区)重点推进的工作优先列入规划,资金、政策安排上予以倾斜。同时改变单纯的依靠政府出资的局面,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村(社区)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渠道。鼓励营利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积极支援村(社区)项目建设,承接部分有能力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使村(社区)公共服务走多元化、市场化道路,提供更全面便捷的公共服务。
三是强化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建立村级债务化解财政奖补机制,加大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多方筹措资金,优先化解矛盾集中的公益性债务。建立严格的债务报告审批制和债务追究制,落实谁举债谁还款的责任。严格控制项目建设,优先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对公益性事业项目要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考虑村级承受能力,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