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好一堂专题课
专题课是党校、干部学院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党校专题课是党校、干部学院教师的基本素养,而要把一堂专题课讲深讲透、入脑入心,讲成精品课,需要教师从以下四个方面重点着力。
站稳政治立场,突出政治性。党校、干部学院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肩负着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神圣职责,承担着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即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这就要求党校、干部学院教师必须站稳政治立场。一是铸牢讲政治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是党校、干部学院的教师,肩负着崇高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坚持党性原则,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握好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和科学探索的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第一要求。二是落实讲政治的行动。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在课堂上积极发声、正确发声,宣传好党的主张,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歪理邪说,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和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
强化科研支撑教学,体现学理性。从授课对象角度看,党校、干部学院学员的学历一般都比较高,很多人有博士、硕士学位,但仍然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到党校、干部学院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履职本领,这对党校、干部学院的教师和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好教学专题。聚焦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重要领域中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根本的重大战略课题选好教学专题,开展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回应学员关切。二是夯实理论功底和学术水平。缺乏研究性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厚重的理论支撑和透彻的说理分析,就不能够让学员信服。因此,党校、干部学院教师必须加大教学科研力度,花大力气做学问。要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相关专题课程,就要加强全面研究和深刻把握,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原创性贡献、道理学理哲理进行深入研究,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达到理论研究的体系化和学理化,进而实现从研究深到阐释透的教学目标。三是坚持教研与调研相结合。“党校教研人员要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党校、干部学院的教师必须围绕教学专题深入实践一线开展调查研究,真切感知经济社会实际运行状况、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忧,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从而获得客观全面、真实可信的第一手鲜活材料,为实施高水平教学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针对性。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要通过学习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这为党校、干部学院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指明了方向。一是了解问题和需求。学员从实践一线前来接受培训,必然是带着问题而来,希望解决困惑而归。因此,教师要及时了解不同班次、不同主体的需求,备课时有针对性地把学员问题融入教学专题内容,增强教学针对性。二是善于答疑解惑。结合教学专题,善于把学员提出的理论问题和思想困惑从学理层面进行讲授、解读和阐释,从而使学员课前不明白的道理,听课后就明白了;课前不会分析和评价的问题,听课后就茅塞顿开。更重要的是,通过专题讲授、答疑释惑,使学员对贯彻党中央要求的自觉性增强了,在理性和情感方面的认同度提高了,最终达到思想提升、情感认同、信念坚定。
提升授课技巧,突出实效性。一堂好课既要宣传真理、传递价值,还要追求授课艺术。党校、干部学院专题课的特点是主题集中、主旨鲜明、说理深刻,因此更加强调对课程布局的把控、对授课技巧的运用。通过将课程内容与授课技巧的完美融合达到启发思维、深化认识的效果,从而使教学专题内容入脑入心,这对党校、干部学院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一是授课内容设计必须精准。开头至关重要。根据不同学员、不同专题精心设计课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节奏把控合理。统筹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讲授环节,实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总结画龙点睛。有效升华主题,引发学员深层次的思考、给予学员工作的启迪。二是授课语言必须生动准确。深刻的思想、严密的逻辑、鲜明的时代感,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生动形象、表述准确、富有感情的语言能够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吸引力,使学员在如沐春风、如饮甘醇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作者单位: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李瑞芳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