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人:某某某时间:2024年10月22日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 论述的形成渊源、原创性贡献和实践要求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4·13”重要讲话),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4·13”重要讲话),向全世界郑重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6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贸港建设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全新方案,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了中国智慧。前 言
目录
第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形成渊源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形成渊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习近平同志地方领导工作实践经验的集成与升华,也是党中央在全国各地实行扩大开放、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践经验和海南3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与提升,其形成具有坚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主张各国要推动各方面的对外开放,尤其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认为大工业“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并预言保护主义终将被自由贸易所取代,“保护关税制度对于任何一个有希望获得成功而力求在世界市场上取得独立地位的国家都会变成不能忍受的镣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届领导人也主张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认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主张发展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这些思想理论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抓住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的关键,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对世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进一步深化和探索,提出将开放发展作为新时代引领我国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在海南建设代表当今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国际自由贸易港,旨在通过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深化分工、发挥优势来推动经济发展,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形成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对自贸港建设的思考由来已久,2022年在海南考察时他就曾说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厦门工作期间,开展了厦门市1985-200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把厦门建设成具有自由贸易特征的多功能经济特区的设想。我较早研究自贸港问题并推动某些政策在厦门实施”,其所指的就是在主持制定厦门第一个发展战略时在全国率先提出的“逐步开展离岸资金业务,实现资金流动相对自由”、“三步走”+“双梯度”开放的模式,以及建立特区金融体系。2002年,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进一步提出“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外向拓展相结合。加快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开放体制创新,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以扩大开放推动改革深化,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等思路。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在上海设立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要求上海“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加快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先试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至今全国已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实践经验,为谋划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了重要参考,成为海南自贸港“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核心政策框架的支撑,并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形成渊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把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项历史性任务交给海南,与海南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实践和“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特性密不可分。20世纪,习仲勋同志在主政广东期间,数次建议国家开发海南,为海南开发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88年,党中央决定建立海南省的同时将海南岛划设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意味着海南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为国家深化改革闯关探路的重任。建省以来,海南先后创造了许多影响全国的改革实践范例,比如率先推进价格改革、率先建立以股份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结构、率先实行“小政府、大社会”新体制、率先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等等,并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也正是在改革开放作用下,海南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1987年增长了131倍、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40多倍。与习仲勋同志一样,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海南,在地方工作时大力推动与海南的交流合作,比如支持洋浦在福建举行大型招商活动、开展海南与浙江“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作”活动等等;党的十八大以前,他曾深入海南考察,对海南发展建设给予指导。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海南开展综合性考察,为海南发展建设定向把舵;在谋划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时,第一时间将目光放在海南,并对此寄予厚望“由海南来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的一个战略安排,不断摸索、大胆试验,现在蹚出来一条路子。”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形成渊源
第二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系列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省域层面实践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其中蕴含着一系列极具开创性、前瞻性、洞察力的发展理念、战略思路、思想论断。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系列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一般认为,自由贸易港区起源于1547年意大利建立的热那亚湾的里南那港,现在已成为具有关税保护的主权国家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港口政策,目前全世界有130多个自由贸易港。国际上典型的自由贸易港,如中国香港、荷兰鹿特丹港、新加坡,基本都采用西方现行制度。 党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性成果,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说服力。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开篇就表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推动海南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造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亮点,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海南建设自贸港首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做到“体现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符合海南发展定位”,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持维护国家安全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观点、重要论断是对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基本理论的深化和拓展,要求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既要积极与世界高标准规则衔接,形成最开放的形态,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开放型经济有效结合。这构成了海南自贸港最根本的特征,使海南自贸港与世界其他自由贸易港形成本质区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温馨提示:文档可编辑修改;预览文档经过机器自动转码和压缩,转码过程中可能产生错别字,完整内容以原文为准!
声明:党课学习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