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基层工作感悟、心得体会、交流发言材料汇编(14篇)
目录
1.在基层的沃土中开一朵绚烂的花 2
2.任四时轮转,今朝自灿烂 4
3.让青春少些“稚气”让工作多些“土气” 6
4.满怀初心在乡间播种青春 8
5.在基层烟火里写下别样年华 11
6.接续奋斗奔赴下一场山海 13
7.基层烟火气,最抚青年心 15
8.让三“色”青春在山水间闪光 17
9.遵循“六味”食谱,共谱“三色”篇章 19
10.我心中的“三本账” 22
11.我的选调“四季” 24
12.挥洒“青春笔墨”,写就基层成长日记 27
13.用心而为争做基层的“参天大树” 30
14.选调时光“苦辣酸甜”皆滋味 33
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实施“摇钱树”工程,引导村民种植薄壳山核桃树、油茶树等高效经济树种,促进富民美村,激活集体经济“源头水”……看着村庄一点一滴的改变,我才明白投身在基层,干事在一线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基层选调生唯有在真抓实干中积累经验,才能砥砺前行,锤炼实打实的“硬功夫”。
情至基层,在服务群众中沐浴“阳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翻开相册,出现频率最高的穿搭便是身穿红色马甲,穿梭于村里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上米、油等慰问品并致以节日的问候;组织党员志愿者对村域主次干道铲除积雪,保障群众出行;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宣传讲解各项知识和政策……我深知“红马甲”承载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寄托着人民的信任和期盼。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民,始终不忘初心,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结语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新时代基层选调生,我们应当生如苔花,于平凡中坚守初心,不负人民,不负国家,扎根于乡村,挥汗向泥土,奋斗在基层,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
任四时轮转,今朝自灿烂
我在xx年夏色渐敛时开启驻村之旅,至此已过半年时光。如今,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遇夏之“忙”,“茫”然应对
工作首天,我发现方言竟是头等难题,不过,流逝的时间并未等我,还没熟悉这个语言环境,我便匆匆投入到工作中。今天录系统,明日写材料,上午跑产业,下午去走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训练”,我逐渐摸索出当地方言的一些规律,有些没听懂的话思索一下也能得到答案。这时我才明白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纸上谈兵并不能教我如何当好人民公仆,只有读懂基层这本无字之书,才能真正理解何为“人民就是江山”。
历秋之“实”,“试”探出击
经历了短暂又混乱的新手期,我逐渐理清各项事务,开始尝试主动探索村落。恰逢村里开展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每天我都能与村民打交道。偶然发现多数村民总爱提前到村,往后每有集中办理事项时,我都提前去开门。xx月,我负责核实撂荒耕地,上至山坡,下到洼地,穿过近人高的荒草,走过满是砂石的土地,不知不觉间几乎把村子跑遍了。回顾过往,我才发现无的放矢总在不经意间正中靶心,用心对待遇到的每件事,那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正所谓“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知冬之“寒”,“汗”颜自省
二月,冻雨、暴雪、狂风轮番上阵,好在,天气虽恶劣,世间却总有温情。我们迅速上路铲雪除冰,铁锹重重地砸下,敲碎坚硬的冰层,不一会我便感觉到手臂酸麻。大大小小的冰雹砸在身上,可我们谁都没有后退,只想创出一条路,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至此,我才深刻体会到了“知屋漏者在宇下”。往年冬天,我只期盼雪再大些,现如今,我眼里不再只是藏在雪下羞怯的梅,迎着狂风不折的竹,而是被雪压塌的树,被风刮毁的棚,徒步行走的年迈老人,泥泞路上深深浅浅的足迹。
盼春之“期”,“祈”愿花开
工作闲暇之余,我总爱去村子里转转。在路上,我看见秋季围绕着水塘的花尽情绽放,冬季包裹着松针的冰渐渐融化,看见雨天远方的山峰云雾缭绕,晴天水中的太阳随风荡漾,看见步履蹒跚、种菜浇水的老人,互相搀扶、走过雪地的夫妻,牵着父母、蹦蹦跳跳的孩子……无数温情场景,创造了这美好的人间。“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寒冬已成过往,而今,暖风拂面,春将至。
结语
纵使再追过往、期来日,也越不过今朝,我要做的,只有把握当下、不留遗憾,让每一个或喜或忧的“此刻”,拼凑出灿烂的我。
让青春少些“稚气”让工作多些“土气”
xxxx年x月,按照省选调生管理规定和统一安排,我被派到xx市xx镇xx村基层锻炼。从省直机关到基层农村,转眼间已是半年的时光。从茫然无措到逐渐适应,我参与、感受和见证着xx村的发展,收获良多。
适应转变,在学思悟践中增长本领
刚到xx村时,人生地不熟,我对于这里的环境和工作内容一无所知,村两委及工作队耐心指导,教我农村工作方法,帮我熟悉村情民意。在村两委、工作队下户开展工作时,我主动和他们一起,真真切切去感受村民们的生活状态。我利用各种机会进村入户,走访慰问脱贫户、主题教育送学上门、一感两度宣传,通过与村民并排坐、唠家常,深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之前我在机关里的工作都是局部和细节,基层工作接触的“面”广、连接的“线”多,更能反映到宏观整体。村里的每一件小事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更具体、矛盾更突出。我深刻感到,制定政策和在基层推动落实是两回事,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因地制宜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让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尽我所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xx村是典型的山区村,依山傍水,光热充足,具有种植木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xxxx年初,村里盘活、流转了xx余亩闲置土地,建成黑木耳种植基地,首批种植了x万余棒黑木耳。刚到村里没多久,便是秋木耳采摘季,我主动参与采摘,在泥泞的木耳地中拿起一个个菌棒,挑选成熟的木耳,虽然时间长了会感觉到疲惫,但更多的是产业丰收的喜悦。采摘之后便是晾晒、筛选、包装,我全程参与,体会到了传统产业的不易,更深觉要发展产业就必须要转型升级。xxxx年,xx镇食用菌产业园项目顺利落户xx村在xx的飞地,与xx控股集团合作新建智能化白玉木耳生产基地,预计年产木耳达xxx万棒。
特色产业发展之后便是销路的问题,不仅需要扩大宣传,更需要联络销售渠道。我主动向单位领导汇报,邀请他们来村里调研指导,交流木耳等产品的生产情况;在得知村里要参加首届xx供销年货大集活动时,我与单位对接,宣传我村产品,助力消费帮扶。除此之外,我积极与市发改委对接,为村里争取扶持项目;又与市统计局联系,为村里争取乡村振兴资金。我想尽我微薄之力,让xx村的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