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党员的流程与要求
本文主要围绕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训教育、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预备党员的接收及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四部分展开。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训教育
1.入党的流程
2.申请条件、要求
(1)条件: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
(2)要求:本人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书面入党申请,提交入党申请书。
3.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
申请人向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党支部确认接收到入党申请;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了解申请人基本情况;通过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须提交入党申请书满半年,由支部委员会研究决定,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指定培养联系人,并报上级党委备案。
4.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
(1)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培训班,获得结业证书,每季度向支部提交书面思想汇报。
(2)培养联系人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状况,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介绍党的基本知识,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3)党支部及积极吸收入党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活动、集中培训等组织活动;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二、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
1.发展对象的确定
(1)在听取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
(2)入党积极分子需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且需要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
(3)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发展入党。
2.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阐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支部(总支)汇报。
(2)指导被介绍人培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情况。
(3)被介绍人确定为发展对象后,每季度提交书面思想汇报,介绍人向党支部汇报。
(4)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应继续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使其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3.政治审查
(1)主要内容: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2)方法要求: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政治审查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贯表现。审查情况应当形成结论性材料。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4.参加集中培训
发展对象参加上级党委组织的培训班,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获得结业证书,未经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三、预备党员的接收
1.发展对象严格审查
支委会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集体讨论是否合格。向上级党委申请对合格的发展对象进行预审,审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党支部,并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2.召开党员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
发展对象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有关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支部委员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查情况;与会党员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党支部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上报上级党委审批,一般三个月内审批完成。党员的政治生日一般为支部大会通过其成为预备党员的日期。
四、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
(1)应该及时将上级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战段炼等方式。
(2)预备党员必须参加入党宣誓仪式,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3)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2.预备党员转正
(1)一般预备期满前一周,预备党员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支部委员会审查,须半年内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报上级党委审批。
(2)党委审批结果应当及时通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应当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3)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