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从 “千万工程” 经验看党员的实干精神与为民情怀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堂党课,主题是从 “千万工程” 经验看党员的实干精神与为民情怀。
“千万工程” 是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的简称。2003 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实施 “千万工程” 的重大决策。这一工程实施二十多年来,对浙江的乡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对我们党员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千万工程” 的实施过程
(一)启动阶段
2003 年开始,浙江从全省选择了 1 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 1000 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启动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村庄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薄弱、村民观念落后等问题。但是党员干部们没有退缩,他们深入到各个村庄,挨家挨户做工作,宣传 “千万工程” 的意义和好处,动员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
(二)全面推进阶段
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千万工程” 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各地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完善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如修建
度假,带动了农村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随着农村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同时,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也不断完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四)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千万工程” 的实施促进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等措施,乡村治理更加有序、高效。村民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三、党员如何学习借鉴 “千万工程” 经验
(一)培养实干精神
1.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
“千万工程” 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党员干部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我们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也要脚踏实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帮助村民清理垃圾、维修道路、调解邻里纠纷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让村民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也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2.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
在 “千万工程” 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党员干部们没有逃避,而是勇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我们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农村产业发展困难、村民思想观念落后等。我们不能退缩,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厚植为民情怀
1.以人民为中心,了解村民需求
“千万工程” 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满足村民的需求,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也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到村民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只有了解了村民的需求,我们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才能真正为村民谋幸福。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村民实际问题
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要把这一宗旨落到实处,积极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帮助村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等。只有解决了村民的实际问题,我们才能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三)推动产业发展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浙江各地在 “千万工程” 中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我们党员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时,也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比如,山区可以发展林下经济、特色养殖等产业;平原地区可以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2.创新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
在发展乡村产业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比如,可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融合,打造田园综合体等。通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乡村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生态建设
1.树立生态优先理念
“千万工程” 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我们党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也要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要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做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2.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要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如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同时,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活动,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五)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千万工程” 的成功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我们党员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我们党员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乡村人才,如农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乡村旅游人才等。要为乡村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扎根乡村,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四、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真抓实干
(一)做好规划引领
1.科学编制乡村振兴规划
党员干部要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充分考虑村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基础等因素,科学编制村庄规划。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严格执行规划
规划编制完成后,要严格执行规划。党员干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规划的各项内容得到落实。要坚决杜绝随意更改规划、违反规划的行为。
(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1.主动对接上级部门
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了解国家和地方的乡村振兴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情况。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本地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为乡村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2.创新融资渠道
除了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外,还要创新融资渠道。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开展 PPP 项目等方式,筹集乡村振兴资金。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领域。
(三)加强宣传引导
1.宣传乡村振兴政策
党员干部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乡村振兴政策,让村民了解国家和地方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和优惠政策。要让村民知道乡村振兴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宣传乡村发展成果
要及时宣传乡村发展的成果,让村民看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宣传,增强村民对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四)建立长效机制
......